一、导游人员的岗位能力解析
《模拟导游实务》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模拟导游实务》课程的实训教学,有的学校也称作导游模拟实训,开设实训课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实训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岗位能力的形成。而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做好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就先要对岗位能力形成一定的了解。在形成一定方面内容的了解之后,才能够更好的推进相关的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对于岗位能力本身来说,它是指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面对岗位中所提出的工作任务、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自身所形成的行动表现,便是学生的岗位能力。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导向是将1+X证书制度,融入日常的课堂实训教学之中,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其中之一的X证书,就是导游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因此,专业教师在进行课堂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把导游人员的岗位能力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导游人员的岗位能力,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导游能力基础实训模块,导游实训专业能力模块和导游实训核心能力模块,导游人员的岗位能力如图所示:
图1-1《模拟导游实务》课程岗位能力实训模型图
二、导游服务实训教学的现状
在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其中导游服务实训课程也属于必修课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活动,就会呈现出来一定的实训教学现状。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对这些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更好的实训教学做好准备。
(一)实训教学的成功之处
在导游服务实训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定可取的地方,值得教师在后续的实训过程中继续保持。对于实训教学中的值得继续保持的的一面,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第一,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面对导游服务等专业的学生时,学校可以提供设备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教学场地,比如模拟导游实训教室的配置,虚景和实景的3D展示,VR 技术的应用等,让学生能够获得最为真实的实训感受,以此来推动学生实训能力的发展。第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实训课程之前,都会做好相关的备课工作。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能够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与发展。最后一方面对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对于实训课程有着一定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训活动的时候,能够充分投入到实训环节中,以此促进学生实训能力的发展。
(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既然有好的地方,肯定也会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模拟导游实务》这门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在导游服务实训课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训课程教学的时候,虽然说教师会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享受于课堂学习之中。但是很多时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形式都过于单一,不足以引起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整个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无法促进学生实训能力的发展。而对于学生来说,即便学生对于实训课程有着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实训模式过于单一,比如“故宫门前讲故宫”这个模拟讲解实训,学生一个或一组分别完成,学生也会产生对实训教学的重复感,从而影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自然无法切实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实训课程安排时间基本在大三上半年,根据教学计划采取两周或几周的集中实训方式,课程安排过于集中紧凑,学生每天训练量比较大,容易产生疲劳感和厌烦感,对实训教学的不良效果影响较大。
三、立足岗位能力下的导游服务实训教学途径探索
在专业教师对于岗位能力和实训教学都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接下来,教师就需要从岗位能力这一要求出发,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形式来推动对学生的实训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导游实训基础能力实训模块
这一模块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1.专业认知能力
首先在实训课程之前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开设这门课程,它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的作用是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对今后所从事的岗位有什么意义。《模拟导游实务实训》针对《模拟导游实务》课程所开设的实践教学活动,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在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岗位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是把导游服务的理论转化为岗位实践的工作之中,对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岗位角色转换具有重要的作用。
2.课程思政建设实训
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这已经是职业教育的共识了。在进行《模拟导游实务》实训教学过程中,基于导游岗位能力的教学要求,可以融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榜样力量,信守承诺,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将这些思政元素以故事、案例、视频分享等形式融入实训之中。
3.爱岗敬业岗位服务能力
导游人员首先是服务人员,爱岗敬业是每个导游员的基本从业能力。
4.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
这一模块包括导游人员的接站、送站能力,沿途风光讲解知识,欢迎欢送语言的组织能力,景点知识的讲解方法与灵活运用等。
(二)导游服务专业能力实训模块
这一模块包括导游礼仪服务能力,导游语言运用与组织能力,导游沟通与协调能力,导游行程计划和旅游路线设计能力。在实训课堂中,专业能力实训模式是岗位能力实训的第二模块,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训模块。在这一模块锻炼中,主要考验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换句话说,在这一模块训练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以后工作中所呈现出来了最为常见的场景。并要在相关的场景中,明确自己的表现,了解自己的不足,以此来形成自我专业能力的提高。
1.导游行程计划和旅游路线设计能力
针对专业能力实训这一模块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实训的方式来展开。教师可以采取虚拟式实训和实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这一次实训中所涉及的名胜古迹。然后在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的方式,来进行专业实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明确知道在以后面对同样环境的时候,应该如何做,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并体现实训教学的专业性。实地实训即教师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现场实训。比如天坛这个景区,教师可以重点放在天坛的三大回声现象这一教学点上,将祈年殿、圜丘坛和皇穹宇的回音壁串联起来,引导学生重视这三种回声现象,通过巧妙设计,环环相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古代的工匠精神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行思索,把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在实训过程中,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象产生),也让学生在自己学找答案的过程中完成了精神的升华(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外,还可以把这个点进行延伸,我国的其他景点有没有这种回声现象?如果让你设计,你将运用何种技术手段实现这一回声现象?教师也可以将实训重点放在建筑本身上,如祈年殿的立柱结构、屋顶样式;圜丘坛的坛面铺石的特色;皇穹宇和回音壁的结构等等。将建筑本身的特色与其象征意义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完成对学生的传道解惑之任务。
2.礼仪态度实训模块
对于导游行业来说,它是属于服务性的行业。既然是服务行业,其中就会涉及到一定的礼仪态度方面的问题。而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也是学生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和形成的。在实训教学中 ,相对于前面两部分的实训内容来说,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会更加具有难度。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十分有个性的孩子,所以在进行相关礼仪态度实训的时候,不容易形成主动性。甚至在很多时候,学生会觉得自己这是在低声下气,从而不愿意展开相应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实训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观念认知,从而才能够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礼仪态度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社会上的导游服务事件,通过事件的展示,让学生看到别人在工作中是如何有理有据有节的处理相应的问题,从而来纠正学生的服务态度意识。然后教师在通过突然事件模拟的形式育人,让学生模拟相关的事件,从而锻炼自己处理相关事件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礼仪态度能力的形成,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
3.导游语言运用与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语言沟通是导游服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与游客沟通的能力。导游服务过程中导游语言的组织与应用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旅游景点设计专门的导游词创作模块。让学生针对不同游客的年龄和教育层次设计不同类型的导游词,针对游客的不同类型组织导游语言并在讲解中注意游客的不同反应,及时调整和驾驭语言组织能力。导游语言主要是口语、身体语言和态势语言等。导游员在和游客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标准化,正确性和生动性,注意礼貌用语。在进行导游景点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言组织,巧设情境,巧用心思,能够抓住游客的心,让游客注意自己的言行,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画面感和形象感。比如恭王府景区中对于“福字碑”的讲解,先用提问,这个字是哪位皇帝的手书?如果能拆看字形,你能想到那几个字?
导游服务的综合能力依据于上述各实训模块的互相融合。
(四)校企合作实训模块
在职业院校的工作中,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给学生打开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而对于实训课堂来说,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体现。具体来说,教师进行某一节实训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先联系相应的企业,看企业什么时候有时间能够提供相应的场地和人员,来配合学校完成这一次实训课程。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将学生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在实地实训的时候,最初是让学生观看工作人员是如何处理相应的问题的,再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解决某些事件和问题。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自己岗位工作内容的认知,推进学生岗位能力的形成,提高实训效果。
(五)语言综合运用实训模块
六、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岗位能力是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所需要形成的。实训课程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岗位能力,教师要对实训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佘晶晶. 基于工作过程,中职"导游业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为例[J]. 科教文汇, 2019(17).
[2]袁雪梅. 校园导游模块教学在导游业务课程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方向)专业教学案例分析[J]. 广西教育, 2017(38):120-121.
[3]王安娜, 孙维福.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展望, 2016, 26(9).
[4]杨丽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游业务》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 活力, 2019(10).
[5]宋东宁,谢颖,张明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地理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56-58.
作者简介:
曹炳政(1972——),男,河北人,管理学硕士,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临空经历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
柯蕾(1970——).女,四川人,本科,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