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研究

王晓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250399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云计算促进了信息化事业的进程,财务共享理念更是改变了传统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各企业均应在财务共享理念下探寻会计档案管理的新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意义,分析了财务共享模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新模式,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财务共享;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64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经济高速发展也为会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财务共享理念下,会计档案管理也从传统的纸质化办公,逐渐转向了电子化办公,实现了档案管理凭证获取、入账归档等工作的全面信息化,推动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发展,也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可以更为满足财务共享理念对于企业财务工作所提出的各项新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意义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可进行档案的分类处理,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在用户将单据进行上传后,系统可以自动根据账户类型自动分类,并可让其他用户进行实时查询,大幅度提升财务会计及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且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同,这种工作模式可以与多种信息产生联系,并进行数据的实时更新,通过云端处理进行报表决策,始终保持最新数据状态,提升数据准确性与时效性。
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下,各行业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这种云端处理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减少纸质档案繁琐的工作流程,缩短各类报表的编制时间,更为符合企业工作所需,还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云端网络平台对比同行业数据,实现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作出一定的调整,确保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1]
二、财务共享模式带来的影响
财务共享模式是经济市场化中,各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进行工作转型的必要理念,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核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对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的新工作模式。财务共享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企业的管理体系,可将原本较为松散的管理集中化,并全面核算财务风险,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升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同时由于电子档案相比于传统纸质化办公更具优势,为此我国很多单位都已经通过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企业都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进行信息查询,提升了管理水平。另外财务共享模式的到来也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更为严格,各企业为了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应严格强化对财务管理流程的监管,避免出现档案信息不准确、缺项漏项等问题。
三、当前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信息化建设观念
当前很多单位已经开展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但很多单位对于信息化建设还有一定的思想误区,例如很多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年龄较大,或者招聘了很多外行人士进行档案工作,缺乏对于新技术、新科技的认知,也未进行各方面的考核与评价,因此很多人员也缺乏对电子档案建设足够的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整理与摆放文件,平时也只需要应付形式上的调查,因此经常会发生一次性集中处理的不利局面,难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同时在归档中,档案管理人员还存在随意归档的问题,并未进行分类存放、有序储存,不符合企业档案部门的要求,胡乱的将文件堆放到一起,很容易引发档案丢失或损毁的情况,大幅度降低了电子档案管理的效果,不满足当前财务信息共享理念的需求。久而久之,在长期散漫的工作状态下,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都轻视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影响,让电子档案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缺乏信息化技术
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应配合一定的技术,需要对数字化技术深度运用,并配合相关技术规范,但很多单位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不足,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降低了档案在归档、整理、调取等工作中的实效性,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发挥。例如在整理资料时未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系统也难以分类存放各类型档案,从而在调取或传输时,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查找,难以发挥电子档案所具备的效果,所造成的结果,也只是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的存放地点不同,同样存在丢失及损毁的风险。且信息也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提供支持,将各类声音、图片、视频等转为电子化档案进行存储,因此档案信息的多样性,也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策略
(一)协同数据库
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在构建电子会计档案时,应以云平台为基础,对影响管理、银企直连等多种系统进行整合,可通过HBase、Mongodb等数据库进行相互协同,共同构建,共同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企业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可不依托纸质档案进行财务共享,并对扫描后的纸质文件进行数据化,提升共享性与时效性,同时企业可通过多种数据库,生成电子会计凭证,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例如企业可通过SQL数据库对SAP基金等进行处理,使用中工作人员登录数据库账户后,可直接获取到系统打印的电子财务报表,同时银行也同样可以获得一份报表,其中包括企业资金流转情况、支付数据等多种信息,银行与企业都可以直接进行账目核对,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对数据的直接检查。
(二)运用云计算处理中心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的工作可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通过综合性的数字化平台,以网络为工具,实现整体财务信息的系统化管理,提升信息的共享性与安全性。为此当前各企业就应积极运用新技术,可将系统接入云计算处理中心,享受更为高效、快捷的数据传输与存储,同时云计算处理中心也自带数据分析处理,可为企业工作人员制定严格的业务流程,并将所有档案都组合纳入一个完整的信息库,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价值。同时这也可以提升档案之间的关联性,系统可找寻内部的联系,例如在决策人员调阅本年度资金流转情况时,系统可显示出本年度各部门运营情况、人员调度情况及设备购入与报废单据等,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指引,这种利用分布式技术进行查询与推荐的方式可大幅度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2]
(三)数据挖掘分类管理
电子会计档案应用中,数据库可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并应用Had00p、R等数据库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并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各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存放,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要更具优势,可通过智能系统直接提取内部数据文件,降低数据的风险性,并通过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类,同时还可以通过编程,对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大范围处理,并将其存储在各节点的云端设备中,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降低在原本数据检索工作中的复杂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
结语: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可帮助企业获取到更多的发展优势,应用中系统可自行采集各类型数据档案,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档案种类,而在检索调阅时也可以进行自动化推荐,满足企业管理人员需求,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颖.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医院会计档案管理探析[J]. 财经界,2020,(32):123-124.
[2]张慧兰.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20,(0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