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化教育及新课标改革的发展,当今时代下的教育环境给我国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下对对学生学科成绩的片面化强调,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学科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数学计算教学,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强化其数学素养。
一、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缺乏计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学科具有着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内容较为基础,主要以基础类的计算知识教学为主,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此外,由于小学阶段学生难以在课堂中长时间保持精力的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走神、精力分散等问题,从而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难以使学生对任课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产生深刻理解。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教学主要以基础的加减乘除和几何面积计算为主,内容较为单调和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当学生在计算学习和练习中频繁出现错误的时候,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首先,就小学数学学科师资力量的配备情况来讲,教学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依然有待提高。在日常的数学学科计算教学活动开展之中,部分任课老师也依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一味进行理论灌输和讲解,学生一味的进行题目训练和考试,难以与素质化教育及新课标改革发展的要求相匹配,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计算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效率和质量较为低下。其次,任课老师对于计算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味的进行题海战术和考试测评演练,计算教学的综合成效和效率较为低下,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
在小学中段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任课老师突破以往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改变以任课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状态,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更多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抽象化的数学计算知识以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化计算理论知识的理解。举例来说,在小数中段数学《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对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概念及应用内涵产生深刻理解,并进一步掌握各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针对此类计算问题的有关教学,任课老师则可以为学生进行钟表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两个不同时间的钟表进行对比展示,其中一个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在12点上,另一个图片的时针在1点上,分针顺时针走了一圈。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则可以进一步总结出“1小时等于60分钟”的换算概念。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的计算知识产生更加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灵活掌握计算知识的应用方法。
(二)以游戏模式激发学生探索运算规律
小亮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也是班里最能发现问题的学生。每次教师讲题或者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总能在具体的内容中发现“漏洞”或者提出疑问,不仅能引起教师的反思,同学们的思路也常因为他而调动。笔者发现,小亮的问题的提出总能激发大家的游戏心理,相比直接去解决问题,“找茬”游戏、“找不同”的游戏总能调动学生的热情与活力。既然学生喜欢在按部就班的教学中增添一些趣味性,何不顺着学生的兴趣点开启一些游戏化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的数学计算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计算能力,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不畏困难的学习精神。首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培育学生对问题有通读的习惯,在进行问题解答时要将题目进行通读,掌握问题中的重要数据再进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且正确地进行计算。其次就是在问题的复读过程中,在脑海中可以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整理解题的思路。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解答时常常可能会因为马虎、不认真等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对于计算过程的认真审查,培养学生有较好的注意力,可以专注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计算。
(四)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探索创新算法
相比中学生、高中生,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律性稍显不足,一是其在该阶段的成长特点使然—活泼好动,二是小学阶段本身也需要更多的交流,不论是情感上的还是语言发展上的。所以每当笔者看到班里的学生就某一问题大谈特谈时,想到的就是如何通过借力用力让学生深化对数学计算问题的研究,这样学生的读题、解题、运算思路的拓展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多花时间与学生就各种题型的解析展开讨论,并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方法,通过总结不同方法优势特点,为学生带去不同的解题思路,以让学生跳出固定的解题框架,促进学生灵活应对各种题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属于数学的基础教学,学生可借助对运算规律的探索深入数学学习,并以此发展数学素养、能力。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增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以使其对运算的灵活应用能力、创新意识都能得到激发。
参考文献:
[1]霍耀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5):32-33.
[2]于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