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环境进一步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增多,直接导致金融企业经营面对更多风险。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金融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就必须准确识别各种可能带来经营风险的因素,及时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风险的方法,把各种可能的风险及时排除掉,从而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一、金融风险与风险识别的含义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领域有关的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金融风险问题,不同的金融风险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企业要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其所造成的损失,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风险、制度风险、金融机构风险以及金融产品风险等等。
金融风险识别是应用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研判,已确定当前的经营状况。金融风险识别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风险识别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风险管理成效和企业运用效益。所以,金融风险识别是金融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保证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安全。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管理金融风险,并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制订风险识别与管理方案,使其更好地发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金融风险的识别
金融风险识别,其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结构组成,它可反映出一个金融机构在某些要素上标出的不同类型的风险问题。
(一)借助资产负债表识别金融风险
资产负债表全面反映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与资产和负债结果,并对其资产、负债的内部构成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全面地认识企业的整体状况的最佳途径。从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1.现金类资产,在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托收达款等。它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项目,因此被视为银行的一线准备金。
2.各种贷款,具有信贷风险高,流动性差,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在贷款项目中,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期限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不同。
3.证券投资,股票、国库券、股票、公司债券等,由于其流动性比较强,所以被认为是银行的第二类储备。而在证券市场中,也存在着价格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等风险。
此外,由于银行固定资产及其它资产的贬值、货币币值不稳定等因素,会造成历史成本与实际价值的不相符,这本身就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二)依托银行信贷研判风险
要准确地判断出潜在的金融风险,必须要对银行的信用状况有足够的认识和分析,并以全面、详细的数据为依据,准确地判断出潜在的金融风险。在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潜力,保证其融资渠道的扩张,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的形式。在开展商业信贷业务时,要充分掌握公司的市场信誉和公司的还款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信贷从业人员往往忽视了对其信贷偿付能力的准确、完整的评估,从而盲目地提高自己的信贷业务。从而导致了银行难以收回贷款和提高利率,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在识别和判断金融风险时,可以对有关银行信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这些数据,对潜在的金融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并进行相应的风险预测和防范。
(三)透过银行盈利分析潜在风险
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织,而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在金融管理中,要想有效地识别金融风险,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利润的分析和认识。银行的赢利方式更加多样化。目前,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实现了多种形式的赢利。例如,银行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改善资产结构,降低利率等。通过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率,从而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对金融风险进行科学、全面的识别,必须对其进行研判。如果银行的利润水平较高,那么其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其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结合资金储量预估风险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防范与处理。要准确地分析和控制金融风险,就必须科学地掌握自身的资金储备。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储备,能够更好地抵御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的储备资金不足,在面对金融风险时就会出现无力感。
三、金融风险的化解
金融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损失,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瘫痪、整个社会的政治危机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从制度上防患于未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实现彻底消除风险隐患。
(一)明确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进行。
(二)金融风险的评价。金融风险评价是指包括对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衡量、选择各种处置风险的工具以及金融风险管理对策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根据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选择金融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并进行最优组合,并提出金融风险管理的建议。因此,有必要从金融风险管理的角度,构建一个金融风险的评价体系。
(三)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处置。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处置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可采用控制法和财务法:所谓控制法是指在损失发生之前,实施各种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因素,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种方法。主要方式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和分散风险。财务法是指在金融风险事件发生后己造成损失时,运用财务工具,对己发生的损失给予及时的补偿,以促使尽快恢复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凤.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8(5).
[2]郭会芳.探究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J].纳税,2018(4).
[3]杨轶凡.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16): 31.
[4] 刘文辉 郑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识别系统的构建思路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7(5).
[5]曲丽丽 韩雪.“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风险识别及监管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8).
[6]沈悦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识别及预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7] 张洋.加密资产的金融风险识别与监管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