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探究

秦立启

烟台机械工程学校,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65408

摘要: 本文从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创设议题式教学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打造特色党建项目等手段,推动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中职学校;党建;思政教育;融合;创新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4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探索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党建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政治保障。党建工作是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确保学校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品质,通过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二、当前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融合,但深度和效果仍有待提高。部分中职学校已将党建元素融入思政课程,通过讲授、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党建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整体上看,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程度仍有待深化,教育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问题

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教育和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中职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依赖理论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在中职学校中,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党建知识掌握不全面,对党的理论成果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再次,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党建与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育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党建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些课程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关系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使得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受到影响,亟待探索新的创新路径来解决。

三、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一)创设议题式教学模式

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探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些议题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议题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议题式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党的理论成果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能够为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榜样。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学生是党建与思政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建与思政教育活动中来,通过开展主题演讲、辩论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受教育,还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四)打造特色党建项目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项目是推动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例如,建立红色教育阵地,通过展览、讲座、模拟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和精神;创建党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平台。这些特色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结论

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职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中职学校应积极探索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创设议题式教学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打造特色党建项目等手段,推动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智宁. 中职学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以南宁六职校“一品三抓四结合”的“党建+思政”工作模式为例[J]. 广西教育, 2023, (20): 27-29+34.

[2]费璇. 党建引领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 22 (08):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