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互联网金融经济的风险防范研究

瞿晶晶

南开大学

摘要: 近些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互联网金融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然后重点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经济存在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防范;监管
DOI:10.12721/ccn.2023.1570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互联网金融经济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传统经济具有便利性、透明性以及低成本等特点。但是互联网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及防范措施,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1 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近些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其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也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支付宝为典型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其主要是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以及清算等业务,促进交易完成;二是以P2P为典型代表的网络贷款平台,其主要发挥中介作用,为借贷双方提供资金融通。

互联网金融经济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性,互联网金融经济是互联网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特点,互联网金融经济通过创新应用各种金融科技,转变传统金融经济发展模式,拓展金融渠道,推出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1]。二是高效性,传统金融经济模式下客户主要是在窗口办理各项业务,效率较低,互联网金融经济将业务办理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幅精简业务流程,显著提升业务效率。三是低成本,互联网金融经济对线下营业网点的需求明显降低,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大幅缩减,同时因先进技术应用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降低成本支出,见表1。

表1 互联网金融经济特点

11.png

2 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

2.1 信息失真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经济运行过程中数据信息是最底层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信息分析可以准确把握用户需求,针对性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并实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信息调研,可以全面系统了解当前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相关利益主体及时进行战略调整,更好实现自身发展。此外,数据信息还可以为监管部门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提供依据。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经济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多因素影响,存在信息失真风险,为互联网金融经济埋下了潜在风险隐患。一是某些不法分子为了自身利益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特点,故意隐瞒、捏造部分关键信息,误导交易,给交易双方造成经济损失[2]。二是在信息传递、共享、保存过程中,可能存在被窃取或者篡改的风险,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对相关主体利益构成威胁。

2.2 技术层面风险

互联网金融经济主要是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否先进以及应用是否完善也会导致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经济技术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台自身软件技术风险,包括加密技术不先进以及保障技术不完善等,导致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黑客以及病毒的攻击,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平台关键信息泄露或者平台运行瘫痪。二是TCP/IP协议安全性较低,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经济技术均采用TCP/IP协议,该协议具有较快的信息交互速度,但是对应的风险也较高。三是技术应用风险,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很多企业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发展经验以及技术的深入认知,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未能完全发挥技术优势,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3 监管风险

近些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导致在互联网金融经济监管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为了获取自身利益,钻法律空子,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特点,特别是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面不断创新,为监管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中还存在明显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平台信息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等,但是在该方面的监管也存在明显不足。

3 互联网金融经济的风险防范措施

3.1 健全风险防控与预警机制

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在发生时具有高隐蔽性和强突发性特点,一旦发生将可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防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筛选,对潜在风险进行预判,有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各种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3]。目前我国已经存在部分专门服务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的大数据机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防控中可以与这些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加强互联网金融经济监管,促进数据信息共享应用,推动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防控与预警机制建设。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应基于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新特点和新趋势对风险防控与预警机制进行优化调整,有助于提升风险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3.2 完善互联网金融经济监督制度体系

一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特点及趋势创新监管模式以及监管措施,将互联网金融经济活动与传统金融经济活动进行区别,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互联网金融经济主体和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在开展互联网金融经济监管时需要注重监管时效性,渗透全过程监管理念,在事中监管的基础上注重事前防控和事后总结,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风险问题应该及时反馈。二是为了加大监管力度,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配置专业的监管人员,提升实时监管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特点的规范体系,实现监管常态化,尽可能规避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三是在互联网金融经济监管中加强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监管效力,通过运用金融科技可以构建智能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对互联网金融经济潜在技术风险以及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风险防控策略。

3.3 改善互联网金融经济交易的透明度

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一直都较为封闭,导致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有必要将提升信息透明度作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经济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金融经济交易中既需要保障交易本身信息的公开透明,还应该对交易双方信息进行核实,成立专门的信息档案平台,对交易双方信息进行公开,促进诚信交易,让用户在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决策,形成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经济生态。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经济体系进行完善,提升对证券、存款以及保险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对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详细说明,尊重用户的知情权。比如对于P2P网络信贷产品,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形成具体详细可行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加强对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并对相关风险进行提示。

3.4 提高安全与技术风险应对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中应该加强互联网金融经济概念以及相关产品的宣传普及,特别是让用户能够正确认知互联网金融经济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升用户的风险防控意识。同时还需要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经济资讯平台,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对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解答,避免用户因操作不当导致经济损失。建立专门的用户维权渠道,在用户合法权益遭受损失时能够通过该渠道进行合理维权。在该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避免不正当竞争,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还应该督促相关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经济相关信息进行披露,让用户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投资决策,同时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进行监督。此外,还应该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通过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来提升安全与技术风险应对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互联网金融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潜在风险,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中应该充分考虑国内外环境形势,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的发生,促进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2]黄勇顺.互联网金融经济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5):51-53.

[3]林为民.互联网金融经济对传统金融经济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21(0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