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110 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

宋晓虎

新疆明源通电力工程有限公司,830026

摘要: 110 kV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能传输和分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1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要点和材料的选择,其次详细阐述了哎线路在施工中面临的地形复杂性、天气因素以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工程监督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采用适应性施工方法、远程监控和传感器技术、加强施工人员培育和监督,旨在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施工质量;材料选择
DOI:10.12721/ccn.2024.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我国电力体系中,110 kV输电线路已经成为电力输送的主要通道之一,承载着大量电能传输的任务,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输电线路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些技术问题在设计与施工中时常显露,这包括但不限于线路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施工过程中的地形和气象影响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线路故障、安全事故,甚至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深入研究110 kV输电线路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和整体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一、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与选材

(一)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在110 kV输电线路设计中,关键的设计要点涉及多个方面,从电力传输效能到线路可靠性都需综合考虑,因此设计人员应全面了解电力系统需求,确保输电线路能够满足特定负荷要求。首先,需要对所服务区域的负荷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负荷的峰谷差异、负荷变化率等,这有助于确定输电线路的额定容量和适当的备用容量,确保线路在负荷波动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1]。其次,设计要考虑线路的拓扑结构,即线路的布置方式、支架的设置等,优化的拓扑结构能够降低电流损耗、减小电磁干扰,并提高整体线路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准确计算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如电阻、电感和电容等,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导线截面和绝缘水平。通过参数优化,可以降低线路的功耗和电压降,提高输电效率。最后,还要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估,包括初投资、线路损耗成本、维护费用等,确保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总体成本。在进行设计时,上述要点的全面考虑有助于确保110 kV输电线路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同时,具备经济合理性和稳定性,设计人员应不断更新技术知识,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以应对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下的设计挑战。

(二)材料选择及特性分析

在110 kV输电线路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对线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合理选择导线、绝缘子、杆塔等材料,考虑它们的特性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是确保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材料选择及特性分析的要点如下:选择导线时,应考虑其电导率、强度、耐腐蚀性和温度特性。铝、铜等常见的导线材料有不同的优势,例如铝导线轻便、成本较低,而铜导线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电力损耗、机械强度和成本等因素,选择适用于具体工程需求的导线材料[2]

绝缘子对于线路的绝缘性能也非常重要。常见的绝缘子材料包括陶瓷、玻璃纤维,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绝缘子的机械强度、耐污性以及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表现,以确保线路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维持良好的绝缘性能。杆塔是输电线路的支撑结构,其选择涉及到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结构稳定性,常见的杆塔材料包括钢和混凝土。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的材料以确保杆塔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稳定支撑输电线路。合理选择这些材料并深入分析它们的特性,设计人员能够确保110 kV输电线路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体输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一)地形复杂性对施工的影响

地形复杂性对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复杂的地形条件,如山脉、河流或丛林,使施工变得更为困难,必须采用更复杂的施工方法,例如爬升陡峭的山坡或越过深谷,增加了工程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地形不规则可能要求更多的工程设计措施,例如定制的支架或特殊设计的导线路径,以适应地形的不规则变化,这可能导致额外的设计工作和成本;复杂的地形通常伴随着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施工团队必须面对可能的地质风险,如岩石层、土质不稳定等,这可能导致施工难度上升,需要更多的地质勘探和工程调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或生态脆弱区域,必须采取额外的措施来减小施工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复杂地形条件可能使得输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变得更加困难,人员和设备进入困难地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3]。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工程团队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考虑地形的各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工程手段来确保110 kV输电线路在复杂地形中能够稳定、高效地建设和运行。复杂地形分析如下图所示:a.png图1 复杂地形分析

(二)天气因素与施工安全

天气因素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对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强风和风暴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风险增加,风力对于起重作业、塔吊操作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强风可能引发意外事故,因此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能需要暂停施工;大雨、雷暴和降雪都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积水和泥潭可能导致施工区域滑坡和泥石流,而雷暴可能引发雷击危险,适当的排水系统和安全措施是必要的;极端的高温或低温条件可能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增加中暑或冻伤的风险,适当的防护和休息安排对于维护工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在寒冷地区,积雪可能对输电线路的施工和运行造成挑战,积雪重量可能使塔身变形,增加导线挂断的风险;雾、雨或雪可能降低工人和设备的能见度,增加了作业风险,特别是在高空作业或机械操作时,能见度问题更为关键。在面对这些天气挑战时,施工团队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监测天气变化,并根据需要暂停或调整施工计划,安全培训和设备保养也是确保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维持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

(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工程监督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工程监督的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构成关键挑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决策,不足的技术水平可能导致错误的操作,从而影响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电力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要求施工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培训和教育机会可能导致技术水平滞后。团队协作和沟通是另一个关键问题,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协同过程,需要各个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如果施工人员之间或与监督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导致误解、错误操作或延误工程进度,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至于工程监督,其挑战主要包括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问题的及时发现,监督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电力工程知识,以便准确识别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然而,监督人员也可能面临人力资源有限、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等问题,从而使监督工作更为困难。另一方面,应急处理和决策是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不可预见的情况可能需要监督人员迅速作出决策,而这需要他们具备足够的经验和应变能力。

三、110 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一)采用适应性施工方法

在应对地形复杂性的输电线路施工挑战时,可以选择灵活、适应性强的施工方法,即针对不同地形条件采取特殊的施工策略,以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首先,根据具体地形的特点,定制化设计施工方案,这可能涉及特殊的输电塔结构、支架设计或导线路径规划,以适应地形的不规则变化。其次,选择适应性强的施工设备,如可以适应陡峭山脉的爬坡设备,这样的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在复杂地形区域,采用临时性的支撑结构可能是有效的策略,包括在陡峭坡地上设置支撑框架,以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更安全地进行作业。在设计输电线路时,通过巧妙布局输电塔,可以减少对地形的侵入性。考虑到地形的高低变化,合理选择输电塔的位置和高度,有助于降低对地势的影响。最后, 随时根据实际地形状况调整施工计划。这可能涉及到临时性的工程调整,以应对发现的新的地形特征或挑战。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使施工团队更好地适应复杂地形,确保施工工程在各种地理环境下都能够灵活、高效地进行。

(二)远程监控和传感器技术

远程监控和传感器技术在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技术利用现代通信和传感器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例如,温度、湿度、振动等重要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这有助于监督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环境的变化。传感器技术可用于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例如可安装气体传感器来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风险。在输电线路的建设中,结构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使用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杆塔、导线等结构的振动、变形等参数,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结构的完整性。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风速等,有助于评估这些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应对极端天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传感器生成的数据还可用于建立历史记录,为未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架设避雷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b.png图2架设避雷线示意图

(三)加强施工人员培育和监督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施工人员培训和监督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培训和监督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施工团队。一方面,施工人员培训对于提升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培训应涵盖电力工程的基础知识、施工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培训计划应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标准[5]。另一方面,团队协作和沟通培训同样至关重要。团队的协同作战是施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训应注重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和协作技能的培养,可以确保团队成员能够紧密合作,快速解决问题。

同时监督是质量控制的保障。监督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电力工程知识,能够全面了解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监督的关键在于实时跟踪工程进度,确保施工符合标准,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监督团队还应具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与施工团队协作。

另外,持续的技能提升和学习是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电力工程领域的技术和标准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持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是保持专业水平的必要条件。运用有计划的培训和全程监督,施工人员和监管团队能够提高对工程要求的理解、适应不同工况的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各种挑战,最终保障输电线路工程的高质量和安全施工。

四、案例分析

在某国一条110 kV输电线路的建设中,施工团队面临了复杂的地形条件,包括跨越山脉和河流,这给线路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由于线路需要穿越陡峭的山区,施工人员必须采取特殊的爬坡设备和技术来确保塔身的稳固和导线的正确悬挂。此外,施工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以预测可能的地质问题,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地理环境的多变要求施工团队必须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在遇到暴风雨、大雪或大雾等极端天气时,施工进度可能受到阻碍,同时安全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制定了详细的天气应急计划,包括提前暂停工程、确保人员安全等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使用远程监控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地形变化、气象条件以及结构健康,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和监督团队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并在必要时调整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和监督团队接受了定期的培训,包括应对复杂地形的技术培训、应对紧急天气情况的培训等,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该110 kV输电线路项目成功克服了地形复杂性和气象因素带来的挑战,最终按计划完成了施工,保障了线路的质量和可靠性,这个案例突显了综合运用先进技术、科学规划、精细培训和全程监控的重要性,以确保输电线路施工的成功。

结语

在输电线路施工的复杂环境中,充分理解并应对地形、气象、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挑战至关重要。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了先进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培训与监督在解决施工难题中的重要性。在这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持续创新、全员培训和紧密监督是确保输电线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这为未来电力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强调了行业中对于创新、培训和监督的持续需求。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挑战的不断演变,人们需要持续关注最新的行业标准和先进技术,以确保电力工程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通过共同努力,工作人员能够建设更加可靠和可持续的电力输送系统,为社会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孟繁博,杨凌云,何彬彬等. 110 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 (22): 119-121.

[2]陈捷模. 110 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 [J]. 四川建材, 2020, 46 (08): 191-192.

[3]查家骏. 110 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J]. 技术与市场, 2019, 26 (01): 217.

[4]唐海洪. 解析110kV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J]. 通讯世界, 2017, (20): 151-152.

[5]张鹏.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与施工质控分析 [J]. 科技风, 2016, (07): 26.

作者简介:宋晓虎,男,1986.3.7 --,汉 本科,新疆乌鲁木齐人,研究方向:电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