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考虑区域经济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沈瑞光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110003

摘要: 多式联运是一种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的物流运输模式,在实现物流效率和成本节约的同时,也面临着路径优化的挑战。针对区域经济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可以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DOI:10.12721/ccn.2023.1570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式联运在区域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交通网络复杂、不同模式的运输特点各异等因素的影响,多式联运路径的选择和优化变得尤为关键。开展基于区域经济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对于提升区域物流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发展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的需求

(1)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和差异性,通过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进行路径优化,可以实现物流的快速、高效传送。这将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存在差异,通过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例如,一些地区在特定的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多式联运来获取其他地区的原材料或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3)多式联运路径优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多式联运路径,可以避免或减少物流的拥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从而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与多式联运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多式联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多式联运是指在运输过程中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如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它通过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物流效率和运输能力,实现了货物的快速、安全、高效运输。(1)多式联运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多式联运可以优化物流模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不同运输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如水运适应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需求,而公路运输则更适用于短途、快速配送。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最佳的运输组合,进一步减少货物损耗和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这种高效的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多式联运可以拓展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通过多式联运,不同地区的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市场,推动商品流通和贸易活动。特别是对于经济相对闭塞的地区而言,多式联运的实施可以打破交通壁垒,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多式联运也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传统的单一运输模式通常会导致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合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3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常用的方法和技术:(1)智能算法:除了传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和求解外,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也可以用于寻找最优的路径解。这些算法能够通过模拟自然系统中的进化和合作行为,快速找到最佳路径,并在复杂的多式联运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2)大数据分析:在优化过程中,收集和处理相关的运输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获取准确和详尽的数据,包括货物数量、运输成本、交通网络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多式联运网络中各节点、边和路径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不同路径的效益。(3)仿真模拟:建立多式联运网络的仿真模型,对不同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是优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快速验证不同路径的可行性和效果,并加以改进和调整,以达到最优解。(4)先进的优化算法:除了传统的启发式算法和精确算法外,还有一些先进的优化算法可以用于多式联运路径的优化。例如,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等非常灵活和高效,能够在复杂网络中快速找到最佳路径。(5)环境影响评估:优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影响等方面。因此,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用于衡量不同路径的效益,比如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环境影响等,对于决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4区域经济需求分析

区域经济需求分析旨在了解和评估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需求以及不同运输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适用性。(1)区域经济特点调查:了解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这有助于描绘出区域的经济格局和特点。(2)经济需求分析:分析该区域的物流需求,包括货运量、货物种类、运输距离、时效要求等。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区域的物流需求状况。(3)不同运输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评估:分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适用性。考虑运输成本、时效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并与区域特点和需求进行对比评估。例如,对于货物量大但距离较远的区域,铁路或水路可能更为适合,而对于货物量小但时效要求高的区域,则航空可能更合适。(4)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估各种运输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其在该区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考虑建设和维护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评估不同运输模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5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设计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设计旨在最大程度满足区域经济需求,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运作。(1)数据收集与建模:首先需要收集相关区域的经济需求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中的参数。还需搜集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信息和运行特点,例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2)路径规划: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模型参数,利用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计算出最佳的多式联运路径。该路径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需求,同时考虑运输距离、成本、时间等因素。(3)资源配置:在确定最佳路径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成本等因素,进行资源配置。这包括确定所需的运输工具、建设和维护设施、物流节点位置等。(4)时空调度:为实现多式联运路径的高效运作,还需要进行时空调度。这涉及到运输工具的调度安排、物流节点人员的协调配合等。

结束语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它对于满足区域经济需求、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不断提升路径选择和优化的精准性和效率,将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促进货物流通,推动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参考文献

[1]何莹.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01):10-12.

[2]胡卫平.畅通“双循环”的铁水联运创新模式研究[J].综合运输,2021,43(11):97-102.

[3]刘镒铖.“一带一路”背景下海陆联运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1):207-208.

[4]邓余玲.基于耦合分析的内陆港多式联运通道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1.

[5]张羿.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