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中职学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刁胜利

开封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 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当前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和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中职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应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在课堂教学、学生生活和实习实训中去帮助中职生逐渐树立法律意识,提高中职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水平。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
关键词: 中职生;法律意识;重要性;对策
DOI:10.12721/ccn.2022.1571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感觉、理解、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等。法律意识不能自发形成,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因此我国公民只有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学会尊重和运用法律,才能逐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终实现。中职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祖国未来的见证者、创造者和建设者,如果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不足,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就会阻碍我国法治社会的稳步推进和建设,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中职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时,才能真正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才能担当起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一、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当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中职生很容易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多种不同的文化和舆论信息,这些不同的文化观点和信息良莠不齐,极少数不良的文化观点和信息必然会影响到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其对正确价值观的判断。鉴于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对学生加强法律知识方面的正面宣传教育,增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培养他们自觉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建设和发展法治国家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中职学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要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本质和内涵,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二、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树立权利与义务观念,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

作为当代中职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理解权利义务的含义,厘清二者的关系,在享受法律赋予自身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权利义务都是法律赋予的,没有义务的履行其权利就缺乏保障,没有权利的实施其义务就缺乏动力。中职生是即将迈向社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含义,才能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二)加强中职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实践活动

当前社会由于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壮大,中职生获取网络信息信手拈来,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传播者,极个别人甚至散布一些不理智、不科学的观念,对于一个心智正在逐步健全的中职生来说,如何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使中职生在偌大的信息海洋中接触正向积极的文化信息,屏蔽不良文化信息,是摆在中职教育面前的一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和建设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建设法治校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对中职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通过邀请法律专家开展讲座、开设模拟法庭、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演讲比赛等形式使中职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主动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拓宽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培养、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真正做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从法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创设法律教育环境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法律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养成不是自发实现的,是教育和潜移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职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从法律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出发创设法律教育环境,开展法律教学、实践活动。

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法律知识理论教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为目的,加强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加入一些社会重大法律事件的经典案例,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分析和探究相关的案例,通过掌握的法律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了解更多法律知识,逐步提高法律意识。其次是开展法律实践教学。一是邀请法官或法律专家来学校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对在校园中涉及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辨析,对校园骚扰、校园网贷、校园霸凌、非法传销等现象进行了解。结合案例进行法律知识解读:对校园网贷的特点进行重点讲解,杜绝校园网贷;预防、杜绝校园霸凌;预防、杜绝非法传销。通过普法讲座,让学生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提升他们对法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自身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在懂得和遵守法律的同时,通过法律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二是举行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并对自身法律意识加以强化。三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学生对带有法律主题的内容进行辩论,使情与法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对法律的认识更具理论性。

中职学校还应从法律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出发创设科学有效的法律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法律知识、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为学生良好法律意识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结语

总之,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法律知识非常重要和紧迫。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但对中职生的法律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才能达到提高中职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目的,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凯红.高职院校法学教学现状和措施研究[J].法学教育,2021(9):191-192.

[2]张蔚.高职院校中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云南农业,2021(10):51-53.

[3]张国锋.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