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改革,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强烈号召,积极响应学校对教师教学活动创新的号召,并且通过对物理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优化的教学活动,来开展日常的物理教学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直观呈现探究过程
除了对结果呈现的显性化外在探究过程当中也应注重逻辑显性化,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例如在研究伽利略的运动实验时,首先引领学生通过逻辑思想来猜测物理现象的本质,当小球在向上的斜坡上运动时,速度会逐渐减小,在向下的斜坡上运动时,速度则会逐渐增加,并且随着角度的改变,两种运动会呈现出一定的对称性,那么在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球就应当不发生速度变化。然后,应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际。上小球在玻璃等较为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也会逐渐减小,并最终停止,与之前的逻辑性猜想相悖,此时学生就会出现两种思路分歧,第一种是坚持之前的猜想并寻找原因,第二种则是改变猜想,认为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也会速度变小。
2直观呈现思维、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题目时,应当将常用的、最简便的做题方法与思路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少走很多弯路,避免陷入思维误区。例如,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力的台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都是十分困难的项目,尤其是当两者结合时,他们往往在太多的未知量当中迷失束手无措。教师应当告知学生:在应对这类型题目时,首先要从受力着手,先寻找恒力、大小稳定的力,如物体重力,在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时的摩擦力,带电粒子在电场或者磁场中受到的力,以及各种接触点的支撑力,人为施加的恒力等等。其次,则应当寻找发生变化的力,并总结其变化规律,将所有力根据三角形定则或者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台成,也可以构建坐标系,将其分解为不同方向上的力,然后统一计算。当确定受力后再计算物体加速度并根据初速度来计算某时间的速度或者计算其位移、路程、路线等就能够减轻许多负担,避免摸不着头绪的过程。
3应用概念图教学,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
作为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常见课型之一,复习课若能应用概念图,即可实现学生对于学科概念及规律的有效把握。
例如,在复习“电场"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入复习归纳概念图进行课堂教学:电场的核心内容囊括三个“二”,也就是二定律(电荷守恒与库仑定律)、二性质(电场的力学与能的性质)、二应用(电容器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师用概念图对这些规律加以归类,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
又如,在复习“电磁感应"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将整章节内容用概念图做如下归纳:“三大基础”与“三大应用”。其中,"三大基础”为产生电子感应现象的条件、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方向与大小。基于以上所形成的五个方面的应用为等效电路、动力学分析、图像分析、能量问题、自感和互感。这种归纳能使看起来显得凌乱的概念与规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也能借此搭建完善的知识框架。
4注重物理实验设计,突出抽象分析过程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生抽象思维训练的主要途径相较于传统的演示性实验设计: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实验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思维的变化,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原理的运用,得出实验结论,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思考过程例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设计中,教师为学生安排自主实验机会,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与操作在实验中各组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过程并依据钩码质量记录不同条件下运动的时间、位移、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并利用图像进行具体表达,从而突出抽象分析过程,实现对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探索。
5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寻找正确的答案充分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学习,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索与讨论中锻炼抽象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库仑定律》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推选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引导组内的学习动向,引导学生小组对库仑定律展开深入探索,让小组不满足于理解库仑定律、运用库仑定律而是能够深入探索,了解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静电现象及产生的原因等。
结论: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物理这一科目的教学特点,根据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学生反馈来总结和改进物理教学活动展开的方式和方法。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在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多元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等,以灵活严谨的思维来进行物理这一科目的学习,促进高中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刚林.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273.
[2]张立志.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02):54.
[3]周丽颖.思维 行动的起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39-40.
[4]崔凤.浅析高中物理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