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韩荣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 在深入探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广阔领域中,除了上述提及的常见问题外,我们还需关注几个同样不容忽视的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与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 资源配置不合理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往往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成本。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如劳动力过剩或不足、材料供应不及时、资金流动不畅等,都是导致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的重要原因。

1.2安全和环保措施管理不到位

安全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等原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项目带来巨大损失。环保措施不足,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施工噪音、扬尘、废水排放等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损害。

1.3技术创新与应用不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许多项目仍沿用传统施工方法,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成本难以降低,同时也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

1.4合同管理与风险管理

合同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工程价款、工期、质量等多个方面。同时,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给项目带来风险。

1.5沟通协调不畅

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多个参建单位和部门,沟通协调不畅往往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工程进展和决策效率。

1.6 质量监控与验收管理

土木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偷工减料、施工不规范等,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此外,竣工验收阶段的疏忽也可能让不合格的工程蒙混过关。

应做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施工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趋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项目仍未能充分贯彻绿色施工理念,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共享不畅等。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从资源配置、安全管理、环保措施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与高质量完成。当然,除了上述几个关键方面,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还面临着一些其他挑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2.1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和投入,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确保新技术在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建立技术交流平台,搭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推动先进施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2推广绿色施工

2.2.1理念

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2.2方案

在项目策划阶段,结合项目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明确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具体措施。

2.2.3技术

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如预制装配技术、BIM技术等,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施工噪音和扬尘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建立质量管理

2.3.1体系

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2.5.2强化过程控制

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等,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防止问题累积导致严重后果。

2.3.3严格竣工验收

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对于不合格部分,必须责令整改直至合格。

2.3.4精细化预算管理

在项目初期,结合项目规模、工期及市场情况,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资源投入与项目需求相匹配。

2.4智能调度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材料、机械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5沟通和协调

2.5.1建立沟通机制

明确各参建单位和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建立定期会议、报告制度等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2.5.2加强协调力度和技术手段

增强项目管理团队的协调能力,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各方协同作战。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项目管理软件、远程会议系统等,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沟通成本。强化供应商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同时通过谈判降低采购成本。

2.6建立完善的机制

2.6.1健全合同机制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制定详细、严谨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加强合同执行力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施工任务,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和预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和化解风险。

2.6.2完善安全和环保机制

第一,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第三,强化安全监督,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制定环保方案,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应将环保要求纳入考虑范围,制定详细的环保施工方案,明确环保目标和具体措施。

第五,采用环保技术,积极引进和应用环保施工技术、材料和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例如,使用低噪音施工机械、设置防尘网、采用节水节电技术等。建立环保监测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扬尘、废水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各项环保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2.7智能与技术多面融合

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模块,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推广智能管理工具,利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智能工具,提高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全面考虑资源配置、安全管理、环保措施、技术创新、合同管理与风险管理以及沟通协调等多个方面。通过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推动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 华永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空中美语, 2022(9):211-213.

[2] 陈仲贤.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

[3] 翟文清、方周妮、毕远志.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J].居舍, 2020(33):149-1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