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杨晓燕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834000

摘要: 现代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本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影响,探讨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包括经济理论、经济活动、经济规律的运用等层面,各项研究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本文研究与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资源配置;市场调节
DOI:10.12721/ccn.2023.1577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经济体系研究中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在常规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市场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导,为此我国经济学者也将研究视角放在西方经济学层面,对我国经济学研究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有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美国宏观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等,是对西方经济发展情况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西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结合我国国情,引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中国经济独有的发展道路,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道路进行学习与借鉴,例如将把凯恩斯主义中国化。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为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由此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理论层面的指导意义[1]

1.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1.1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

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目的这一在于应用,其中企业层面的运用是大头与重点。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西方经济学应用在现代中国经济学领域中,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为企业优化管理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将企业的发展与供需关系的分析相结合,通过供需关系的稳定,更好地保持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基于供需平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适当降低成本,因此增加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在制定产品价格过程中,在产品价格本身影响因素之外,综合结合产品成本与价格两者之间的差距,最优解即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水平之间构成生态平衡,此时在供需要求层面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水平也是经济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之一,西方经济学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高效发展。在促进企业发展层面,西方经济学得出的突出研究成果有生产要素组合、供货管理、厂商均衡、边际分析等方面,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以此促进我国企业相关生产活动的优化与改良,更好地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提升企业产品品质[2]

1.2有利于提高产业内部工作效率

产业发展情况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西方经济学在产业发展层面进行了一定研究与探索,其中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之一为规模经济,通过规模经济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产业内部工作效率,与产业具体发展现状与相关要求相结合,促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构筑适宜的规模,由此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西方经济学在外部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经营规模经济等层面进行了一定研究与探索,这对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中国现代经济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断予以丰富。规模经济理论有利于促进经济管理人员更好地认识与把握规模经济,并与技术手段的运用相结合,使得两者相互促进与协调。有利于提升产业内部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3有利于优化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中国经济学在早期发展阶段,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与生产的联系层面,研究工作开展的合理性不足,对市场作用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引入西方经济学之后,现代中国经济学多项研究内容进行了优化与调整,从整体与全面的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引入了科学精神。中国经济最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与中国传统经济学理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传统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飞速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西方经济学引入之后,经济学学科研究过程中将现代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相结合,在将中国经济学当作一门社会学科的同时,优化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引入先进的研究成果,扩展了中国经济学科的研究领域[3]
1.4有利于扩展我国经济学学科范畴

现代中国经济学学科范畴随着国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逐渐从社会联系生产转变为研究供需关系,逐渐构筑了系统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在西方经济学引入之后,我国对经济学学科进行不断划分与调整,西方经济学研究体系较为庞杂,各项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在学科划分层面并未提出明确的划分方法与划分依据。但是现代中国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国情进行精准分析与评估,从而对研究范畴不断调整与优化。

在研究活动中全面分析社会与生产的关系,并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在不断摸索过程中逐渐构筑了现代中国经济学研究体系。并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经济规律三个角度研究经济学科,对经济学科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在三项研究模块中,研究基础是经济理论,研究规范是经济政策,研究活动的实践表现是经济规律,三者分别在现代中国经济学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与价值。经济研究理论是经济实践的基础,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则为理论提供多项证明,被各项实践证明的理论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各项环节相辅相成,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改良与优化。

1.5促进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相融合

理论的发展应当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以此更好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适时指导。因此西方经济学在进入我国社会之后,也需要经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个过程,在逐渐融合与发展过程中,实现相辅相成地发展。同时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剖析西方经济发展层面同样适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构建了多种研究方法,例如实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对我国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启发。实证分析法研究中,从道德中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是什么,对问题本身进行研究与探讨,而不是将研究重点放在问题如何解决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提出相关假说,对客观事实进行进一步论述与探讨[4]

结构分析法注重从整体层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经济内部发展规律与发展模式,提出经济相关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内部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基于结构分析法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应当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矛盾层面进行分析,由此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增长矛盾。这对我国经济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不合理。

制度分析法在我国经济研究体系中被广泛引入与运用,从制度层面研究我国当前相关经济发展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对我国环境发展进行调整与完善。因此当前西方经济与中国经济学不断融合发展,共同改变,两者存在交集区域,但是并非完全一致,主体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相关内容层面并非完全一致,相关研究主体呈现出一定的相似部分,但是在具体的细节呈现上,分别与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因此呈现出独有的表现特征。我国现代经济学在此种情况之下,逐渐演变分型,从整体层面上讲,逐渐构筑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的研究模块,以此对中国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研究。  

2.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

2.1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资源管理与配置是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西方经济学理论对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提出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历史资源,为了促进一个组织发展活动的最优化,应当不断加强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基于这一研究理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将资源配置放在重要的位置,为经济发展构筑坚实的发展基础。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整体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是在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背景之下,为了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我国应当进一步深化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依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为了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效益,应当从产业内部、企业内部两个层面入手,从产业宏观以及企业微观的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指导。

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研究理论,例如生产要素组合理论、存货管理理论、均衡理念、边际分析方式等,对现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在企业发展层面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保持供求平衡。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有利于将企业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企业成本与效益进行综合测算,最大化地发挥企业资源的价值。从产品边际成本管理的角度制定产品价格,实现企业预期利润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均衡。增强企业发展过程中对风险的敏感度,对外部市场保持较强的敏感性,由此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减少风险损失,通过必要的信息预警与处理,降低产品成为滞销品的风险。西方经济学在对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效率层面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提出构建规模化的发展方式,这对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启发。为此中国现代经济提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与经营规模,在企业发展中构建专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以此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资源利用率,引入最新的生产技术与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内部规模、外部规模有利于扩大规模化经济范围,提升经济整体发展与质量和水平,提升产业内部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5]

2.2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西方经济学构筑了较为成熟与系统的理论发展体系,对多项经济发展内容均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其中的典型成果之一为对市场经济作用的研究。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与分析,能够较为精准地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市场变化特征与规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与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生产对需求的适应程度,结合外部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相关资源的引入与利用,实现对各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增强企业整体的发展效能。在上世纪初西方经济学进入我国,对国内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为此我国经济学者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在摸索与实践过程中构筑我国现代经济学,以此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给予一定指导。

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现代经济学研究体系的构建与调整具有深远影响,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的形成与不断完善,引入市场的力量,从国际发展的角度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学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学大步前进,走出了独有的经济发展道路。但是西方经济学依然存在着大量值得学习与参考学习的地方。例如市场竞争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促进更多企业良性竞争,进一步带动企业全面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供需方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有利于在市场中更好地确立供需水平,促进各项资源的合理、高效应用,使得生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保持产品价格的合理性。

3.总结

从中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可见,结合当前既有的研究成果可见,西方经济学对现代中国经济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中国经济体系的构筑以及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得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随着经济学的不断深入发展,西方经济学也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得出了一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因此依然存在很多值得参考与学习的价值。西方经济学家不同流派的研究成果碰撞争鸣,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富强.论资源的使然性而非实然性——重审现代经济学的资源稀缺性假设[J].社会科学研究,2023(03):43-51.

[2]韩喜平,马晨钤.西方经济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基于经济学说史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23(04):5-13.

[3]张成戍.西方经济学模型方法应用的局限性探讨——基于供给曲线与GMM动态面板模型推导的理论视角[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1):124-128.

[4]李曦辉,柳艳红,刘沛.党引领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与逻辑——基于域观经济理论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02):3-16.

[5]冯彦明.中国经济学视角下的西部发展新格局[J].财经理论研究,2023(02):1-15.

作者简介:杨晓燕,女,1988.9,河北,汉族,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工程师,本科。研究: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