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一)提高工作效率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建设管理中,利用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电力工程的管理提供实时、精确的数据支撑,从而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提升工作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进行预警,避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安全问题。第二,信息化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建设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料,如设计图、施工进度、质量检查等。管理者可以根据所搜集的资料适时调整战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信息化可以为远程协同提供支撑,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单位与管理者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交互,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传输失误等问题而给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从现实出发,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对于提高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效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决策者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工地的安全状况。通过信息技术,相关人员可以收集和分析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资料,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预先预测到施工现场的潜在危险并制订出相应的安全计划,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在电力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自动化。在实践中,采用智能识别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防止发生不安全行为。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信息化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作用。相关人员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借助包括感应器、监控设备和软件等在内的多种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完成相关数据的实时收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展开深入分析还能加深企业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了解,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的作用还体现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设备、自然条件、人工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诸多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并完成数据反馈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应急预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二、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对作业现场进行信息化监控
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要想增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要求相关人员要提高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自身观念,大力倡导作业现场监控的信息化转型或建设。这样做能够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带领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应用信息化技术意识的提升。在此基础上,电力工程施工单位要通过安装安全信息管控系统提升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与传统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相比,在安全信息管控系统的支持下能够显著提高安全控制的质量。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安装的安全信息管控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平台和手持终端两个部分。手持终端能够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管理信息传输功能,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管理平台则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收集、整理、分析手持终端数据的信息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现场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借助安全信息管控系统还能实现线上交流,必要时可以视频的形式召开工作会议,节省时间的同时能够加快问题处理进度,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二)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分析
结合现阶段的大数据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因此,相关人员在调整与优化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时可以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数据信息化分析水平入手。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利用大数据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信息收集并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通过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与相关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得出结论,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分析还能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设备压力、温度等参数的有效监控,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设备的平稳运行。最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据分析过程中还能起到降低设备维修难度的作用。与传统维修技术相比,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技术人员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准确的设备故障判断。既有利于节省故障诊断时间,又能促进设备维修质量的提升。同时,维修人员还能借助大数据技术将日常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添加到基于大数据所建立的故障信息库中。这样一来,系统一旦检测到设备故障的发生就会立即发出预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综上所述,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分析这一举措能够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三)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安全培训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若要切实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安全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安全培训的现状,还能促进安全培训质量的提升。对此,要求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相关人员要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要积极搭建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这样一来,能够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更便捷的安全知识获取渠道,打破以往安全生产知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了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的提升,企业可通过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员工安全知识考评。根据考评结果,企业可以对员工采取针对性培训措施,以促进员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与传统的线下安全培训活动相比,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开展培训活动能够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减少其对正常施工的影响,推动电力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
电力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本文对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可以看出,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提出相关人员要通过采取对作业现场进行信息化监控,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分析以及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安全培训等多个措施推动电力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曹浩然.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电脑乐园, 2021(3).
[2]周涛.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 2022(22).
[3]何娜.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人物画报:下旬刊, 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