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林业经济建设过程要全面的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此阶段需要根据具体地区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林业生态化管理体系,加强林业经济建设,提高生态化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为林业经济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建议。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
林业资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人们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开始高度重视生态资源保护。但工厂排污,滥砍滥伐问题仍然存在,给大自然增加了负担。第一,实施林业资源开发,整个过程中被覆盖的植被较少,当空气质量下滑可能会产生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影响着林业的持续稳定性发展。所以林业生态环境,在建设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而生态环境与林业密不可分,是在林业基础上产生的,更加有利于节能减排。第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效益很多,要想能够实现需要让林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能够和谐。第三,培育林业非常重要,当然也要将生态系统建立好,如此自身效益才能够得到挥,进而对森林形成保护。当前发展形势下,森林效益是总体功能的三分之一,发展目标是森林生产。所以在实施林业发展中,需要将林业生态效益加强重视,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得到加强。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建设现状
第一方面,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均。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森林资源的总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在这一背景下,使得自然资源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我国本身的森林覆盖率就比较低,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更是对我国的森林资源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我国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的时期中,其森林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第二方面,没有科学开展森林保护工作。比如,在对树木的品种等进行选择的时候,所选择的品种比较少,因此在森林建设后,往往难以达到一种更为理想化的生态保护效果。第三方面,人们的环保意识不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人们对于经济的追求欲在不断增加,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所欠缺。
3林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3.1重视林业生态环境改善
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增多,有的地方水体富营养化,而影响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水体富营养化对人类生活生产有直接影响,影响着人们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污染源头和治理污染都需要加强重视。还有生态污染的源头治理也要抓住,并且要对生态问题进行积极宣传,促使人们能够明白生态问题。第一,培养林场工,也要重视工作能力的提升和意识的培养,从而才能选出适合林场工作的专业人员。第二,定期开展后期培训,利用座谈会与交流会召开的情况,帮助林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提高,为以后工作提供帮助。第三,强化宣传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态,用实际行动向身边人介绍,还要召集人们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第四,林场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沟通沟通相关的人员,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从而在线上召开会议,一起交流探讨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3.2强化产业结构调整
新时期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的培育力度,更好地巩固当地林业产业,对劣质的林木品种老化的品种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加强对优质林木品种的选育,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布局,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优选乡土树种,合理规划各个林木品种的种植区域,科学搭配各个林木品种,并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对人体针对性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导农民群众实施科学管理,要确保造林一片,成功一片,更好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该进一步规范木材林产品市场要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能够形成集合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利用好本地的林木资源,调整林业产业布局,确保一个地区的林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分布更加科学,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3.3加强技术保障和科学兴林工作
在工作中做好技术保障和科学兴林,具体从以下方面体现。第一,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技术保障方面不断加强。可以在林业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上建立。在林业经济生态链打造时,需要遵循种植树长的规律性,还要衔接经济开发,科学技术和农业,以此让多元化市场运用模式能够真正实现。第二,营林造林工作要重视起来,特别是关于种苗,育种的工作,如果苗质量不够好,就会让林木效率下降,产生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进而让造林质量产生的影响能够减少,所以要运用科学化的技术,对种苗培育与种植进行有效辅助,还要灵活化运用技术监测手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把握控制。实施种苗培育时,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使用技术监测,也可以让种苗质量得到保障。第三,结合区域生长环境情况,创建种苗繁育基地,深度研究种苗,从而将适合生长的树种,品质优秀的种苗进行结合。第四,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重视林业多项功能的科学发挥,鼓励国家和政府积极投入到林业产业的发展中。第四,林业信息系统的创建。通过大数据整理,分析病虫害繁衍的规律,及时对虫害预警进行发布,切实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让林业损失能够减少。第五,林权评估,林权交易等管理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建立,让资源共享能够实现,这样有利于查询并监督跨省信息与运输信息。
3.4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功能
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时,既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只有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林业产业,才能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所以相关部门在开发林业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相关主管部门要将林业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平衡发展。此外,林业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有序的市场环境能为林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抵押林权证等方法,有效缓解林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问题,推动林业产业更好发展。林业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建设为生态建设提供支持,生态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因此,要想实现林业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要投入充足的资金,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生态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林木生长相关的信息数据,科学预测林木生长状况,提高林木成活率。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林业生态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林业经济发展过程必然要全面的落实生态化理念,要结合当地林业经济建设工作实际,提出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加强林业经济建设,促进林业经济全面发展,进一步构建高效生态化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为林业经济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云波.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策略研究[J].新农业,2021(02):68.
[2]陆向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6):134+138.
[3]尹世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探究实践[J].中国外资,2020(06):115-116.
[4]娄敏.山区林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2):148-149.
[5]周波.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J].种子科技,2019,37(10):24.
[6]翟洪丽.双碳目标下林业经济发展对策[J].科技新时代,2023,(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