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研究进展

吴丽丽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佳木斯,154007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源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文章在认真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0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随着“三农”问题重要性的逐步凸显,中央在2012年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注重于农业基础研究,偏重于农业学科自身的需要,对应用和开发研究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现实生产的需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70%~80%。科技创新成果的适用性较差。这势必会使科技与农业发展相脱节,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2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不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大多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二、三产业,剩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农民难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导致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低下。至今仍有部分农民采用传统的种田方法,不明白新的科技成果,如新的优良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即使是将新型的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中,他们往往也不能灵活运用。还有一些领域“重竞争、轻协作”问题突出,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

1.3农业科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在农业技术创新中尤为突出。最近十几年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虽然有较大提高,但相对于所需经费来说,仍有很大缺口。目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超过5%,世界平均水平为1%,而我国仅为0.27%。是世界上对农业科技投资最低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我国对农业科技投入有所提高,但相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研究开发、中试熟化、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远远不够,使得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转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1]

1.4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缺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由于收入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致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缺乏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和经营远见,制约了农村新技术的采用。再加上现有的机制还没有把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收益偏低,使得农业科研部门优秀人才、中青年骨干流失较多,导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老化,不少农业科研单位出现了年龄结构断层,中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奇缺,一些重要学科后继乏人,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另外,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条件保证,农业科技人员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2]

2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2.1立足实际,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应围绕国家目标,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为核心,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把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应用和开发方面,并形成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科研成果。一是依托已有的机构,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来构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不断完善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实力。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2.2 多方联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技术扩散应用是创新的目的所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和扩散模式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为使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以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村级农民技术员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要在思想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办经济实体,提高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发展服务。

2.3筹措资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放在公共财政优先支持的位置。一要完善投入支持机制。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尽快启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力争使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研的投入有显著的增加。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增加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格局。二要允许企业个人捐资成立农业科技基金,专门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工作,奖励农业科技人员。三要进一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建设农机化示范试验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

2.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造就一支高效、精干的农业科技队伍,培养一大批科技带头人、科技企业家、高级科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库和人才市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的质量。此外,还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电视函授、职业教育以及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3 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展望

(1)对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组织变革、运行机制、大学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的关联协调的研究后研究的重点。(2)在高校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论证。需要选取典型地区,展开深入的实地调查以获取更为详尽的微观层面的一手资料。需要对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比较,以凸显大学农业推广的特点和作用。(3)在研究方法上欠缺计量经济分析,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选取评价指标对农业科技推广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4)高校农业科技推广是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束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根据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实情况建构适应市场化、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初步形成了一个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系统研究框架,但这仅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需要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和政策空间的持续拓展。因此,对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龚斌磊,王硕,代首寒,等. 大食物观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的战略思考与研究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2022,(05):74-85.

[2]张伟,张三宝. 农村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影响实证研究——基于皖江区域数据[J]. 黄山学院学报,2022,25(02):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