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在不断改进,采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思路进行调整,适时转换思路,创造多种情境。在此基础上,要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促进他们尽快达到目的。
一、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力在个体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力量。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地讲解,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加以尊重。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就成为教学的需要。高中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应重视情境教学的实施,运用灵活的形式,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进行有效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为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情境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情境,则是可以结合这一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将提问、分析、解决变得更加自主化,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情境
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简化数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问题,来切实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课程内容时,其中有着很多抽象的概念与定理,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这一章节中涉及平面与直线这两个概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重视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以直观的课件设计,或是电子白板展示,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形象认知。
(二)创设问题情境
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体系不断地完善,为了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应加强操作试验,对问题情境更好地创设,加强学生的吸引力。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应用”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函数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数学案例中寻找答案。学生需要从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案例、不同的科研成果中寻找三角函数的应用体现,明确该类型函数知识的学习意义,掌握好学习的方向,不要盲目地做题,先通过查找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明确学习的方向,然后才能在知识的学习、思考中得到更多的答案。利用动手操作、动手查找的方法,对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创设实验情境
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教材内容设置中有着很多可供学生实践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动脑操作。在情境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部分内容,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习体验,促进数学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班级学生性别统计”“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等数学实验活动。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喜好,进行相应的主题实验,开展实验过程的具体设计。这时,大部分高中生会积极调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数据统计表,确定样本比例,通过口头调查或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数据信息得出相应结论。在这一实验过程中,高中生对简单随机化、统计学等定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数学无用论这一观念也得以转变。
(四)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意识不断提高,为了在情境的打造上对学生产生较高的吸引力,应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相应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集合思维进行发散,看看集合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当中的集合关系,就好像团队和团队之间的关系,有些团队是负责管理的,有些团队是负责执行的。就好像在集合关系的解读过程中,有些集合内部的取值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有些是有待探讨的。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建,引导学生对集合的知识学习更加透彻,明确了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选择正确的集合作为答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创设合作情境
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合作情境创新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数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合作情境,遵循科学的分组原则,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弥补学生在理解数学复杂知识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进行本课的相关知识讲解前,可以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在学生预习后,通过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思考函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随后,由教师辅助,学生主导,进行组内成员合理的分工,将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分工中,可以让一组学生撰写报告,一组学生探究函数的单调性,另一组学生探究函数的奇偶性。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的报告,并对学生提出科学的建议,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业状态,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以充实学生的情感体验。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课程。许多研究者认为,情境式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发生变化,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柳.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J].华夏教师,2019(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