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促进传统技术现代化发展
传统农业经济具有生产重复、人力密集、作业分散、规模较小等典型特征,伴随现代化发展进程,传统农业经济在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其商品市场、资本积累、劳务供应、原料供应等方面已无法适应目前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各生产要素的利用价值在传统农业技术下逐渐陷入发展困境,难以培育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新的发展动力无法凭借自身演进实现。在此状况下,通过优化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促进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
2.2 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机制制定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整,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农村经济面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深度发展。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各项农村农业资源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同时,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还需要尽可能考虑到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国家层面所制定的各项管理策略,对其进行有效落实,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3 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1 忽视大数据
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被成功地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但是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通过调研发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气象灾害、企业供应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农作物和物流的基础运行,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全方位支撑。但是,许多农民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业大数据的实际价值,他们只把它当成一种形式,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就会在服务等多个环节中受到严重的制约。
3.2 缺乏管理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管理人才的协助与支撑,当前,在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体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地方,对经济管理还比较不熟悉,也不重视对人才的引入,导致了经济活动难以进行,管理观念还处于传统状态,使得农业经济的运行处于一个瓶颈时期,这种情况会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阻碍。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内部流动,虽然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有了一定的人才,但是,他们的技术和研发水平都是有限的,在管理人才领域没有新的突破,也很难扩大。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如果不能在人才上多下功夫,那么管理人才很难将其自身潜力和实力完全展现出来。
4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4.1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持,因此,为了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当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因此必须要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农民了解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还需要对农民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实处。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4.2 积极拓宽农业经济的融资渠道
在农村经济深度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若想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现有的融资渠道进行拓展。近年来,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不仅在财政方面给予了支持,并且还减免了多种农业税。上述政策的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但若是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提供的支持,很难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除去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各种财政支持之外,还需要各种社会团体、民营企业的有效参与,吸纳更多的资金支撑。在政府部门,也需要结合当地情况,出台和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办各种农业企业。从其影响来看,该方面政策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活性和健康性。
4.3 加快配备新型智能农业设施
农业科技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支撑。其一,发展设施种植业,增设可以实现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其二,发展设施畜牧业和渔业,建设高标准养殖圈舍,配备智能环控、冷藏保鲜、检验检疫等设施,建设海洋牧场和中心渔港,配备精准饲喂、海水净化、智能信息控制等设施,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设备的智能化和科学化程度。其三,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网络等设施建设,实现农产品减损增效、顺畅销售,强化农业经济竞争力。
4.4 收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料
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对农业的具体发展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利用现代农业数据,能更直观地了解农户在经济发展中的特定需要,为改进经营管理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中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创新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帮助。最后,希望本文能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有一定启发,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3(18):22-24.
[2]徐勤东.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J].山西农经,2023(06):86-88.
[3]吴丰,宋磊.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