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低碳经济下电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思考

何鹏

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愈发凸显,新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瞩目焦点。在我国,新能源的迅速崛起不仅有助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还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动力。我国电力行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传统的能源结构在为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新能源这种绿色低碳的能源形式,正在电力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行业;促进作用
DOI:10.12721/ccn.2024.1579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其供应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正常运转。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技术日渐成熟,为我国电力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新能源,以其绿色、清洁的特点,正在引领电力行业踏上一条全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新能源的发展对我国电力行业的促进作用

1.资源多样性和供应稳定性

我国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多样性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正是这种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健发展和长远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东中部沿海地区,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独特,风速适中且稳定,非常适合风电发电。而西南地区,阳光充足、雨量适中,太阳能与水电资源并存,具备光伏和水电并网的优势。新能源发展的多样性,使我国在电力供应上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这种互补性不仅确保了我国稳定的电力供应,还可以降低电价波动的风险,从而为企业和家庭提供更为稳定的电力价格。

2.技术创新与研发驱动

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风向标。这种发展不仅对我国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更促使行业向着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方向前进。从风电机组的优化设计、光伏材料的研发到储能技术的应用,各种技术创新都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前发展。面对新能源并网、储能、智能调度等技术挑战,我国电力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创新,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3.经济效益与产业链形成

新能源的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已经逐渐形成并完善,为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驱动了技术创新,吸引了众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投身其中。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为国家创造了经济效益。风力发电机、光伏板、储能设备等新能源相关的设备制造业也随之崭露头角,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促进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到最终产品的组装都得到了有效的链接。

二、新能源的发展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启示

1.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双轮驱动。未来的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性战略要求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为这些技术变革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领域前进的原动力。无论是风电机组的优化设计、光伏材料的研发,还是储能技术的创新,都需要一个技术强大的背景来支持。这不仅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和资源,还需要有一个研究和实验的平台。而技术创新的背后,则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人才成为了支撑整个行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电力行业要建立全面的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和培养内容,涵盖从基础知识到前沿技术的全面培养。组织技术研讨会、学术讲座、行业展览等活动,为技术人才提供了解行业动态和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重视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为电力行业建立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技术人才队伍。

2.推动新能源电力市场化

新能源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其市场化发展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有效解决电力供需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应制定适应新能源特点的市场化机制,为新能源电力的市场交易提供制度保障。在推进新能源电力市场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包括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以实现新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有效融入。新能源电力的供给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供应情况灵活调整市场交易策略,确保供需平衡,避免电力浪费的问题。新能源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的能源,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合理确定新能源电力的价格,既要体现其生产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和环境价值,以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在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中,鼓励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如企业、发电站点、电力用户等,通过竞争来提高服务质量以及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市场的健康发展。电力行业还要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通过市场交易,将新能源电力分配给最需要的地区和用户,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

电力行业要建立统一的新能源电力交易平台,将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电力交易商等纳入其中。在这一平台中,实现电力的交易、结算、信息公开等功能,扩大市场的透明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电力市场化建设,引导资金流向新能源领域。推动多元化的电力交易模式,包括双边协商、竞价、直接交易等,满足不同企业和用户的需求,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在新能源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在市场化机制、政策激励、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做法,有助于我国电力行业更好地推进新能源电力市场化。

3.拓展光伏和风电的运用

风能和光伏发电这两种可再生能源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在风能利用方面,我国电力行业应针对地理条件和风能资源分布,科学规划和布局风电场,确保最大限度地捕捉到风能。考虑风力资源、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风电场,以获得最佳发电效益。

持续投资研发高效的风力发电机技术,提高转换风能为电能的效率。采用更先进的风机设计、材料和控制系统,降低风速门槛,实现更广泛的风能利用。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风电场运行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维护计划,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停机时间。在光伏发电方面,投资研发更高效、更耐用的光伏电池技术,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研究新型材料和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推动光伏技术的持续进步。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将光伏电池安装在建筑物、屋顶、工业设施等空闲区域,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输送损耗,增加能源自给自足性。发展智能光伏并网技术,实现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无缝连接。确保光伏电能的平稳注入电网,避免对电网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引入太阳能跟踪系统,使光伏电池板能够随着太阳的角度变化自动调整角度,最大程度地捕捉太阳能,提高发电效率。

结束语

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电力行业带来了变革和升级机遇,逐步改变着电力生产的模式。新能源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技术的推动,各种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的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也为新能源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国电力行业需要继续秉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电力行业的绿色升级。

参考文献:

[1]郭相如,刘丽.新能源背景下我国传统电力发展方向研究[J].科技风,2023,(20):189-190.

[2]黄一峰.低碳经济下我国电力行业新能源转型机遇[J].科技风,2023,(20):148.

[3]钟宏鸣.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1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