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究

谭新颜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玉潭街道振兴小学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410600

摘要: 我国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双减”政策,在此背景下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们经过不断实践研究发现分层教学是改变教育现状的最好方式,这种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可正确对待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出发,对其开展分层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3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教育工作者为响应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培养进行探究改革。基于“双减”背景下,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主旨是让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培养。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现状,而分层教学方式的开展可以解决这一困境,该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个体差异层面出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分层模式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教学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意义

“双减”背景下小学分层教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详细来说,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确保课堂教学更加高质高效,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以集中教学为主,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没有进行重视,而是所有学生都在同一起点去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习成果统一进行检测,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了学习压力,导致这部分学生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去进行自我提高,比如增加作业量或是参加课外培训等。[1]而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下,为落实“双减”政策,我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模式,该方式是从学生个体差异角度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不同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路径,从而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推动学生向更好方向发展。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坚持原则

坚持开放性原则

基于教育改革大环境下,为落实“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开展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开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为推动分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创建更加多元化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推进教学效果更加优化的基础上能够将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充分展现,促使学生在不断自主思考,互相交流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

坚持自愿性原则

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就在于分层。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特征就是自尊心较强。学生都不愿自己被分到低层次小组,这对于其心理会造成一定落差,所以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认知,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学习层次,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抵触心理。[2]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通过科学引导,使学生建立起自主能力,对自身学习情况形成明确认知,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坚持动态原则

科学分层教学是教师在以学生意愿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实现的。当然分层结果是随着学生学习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定期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实时情况对所处层次进行合理调整,该方式可在学生之间建立起良性竞争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在该环境下实现进一步提升,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提高教师对分层教学认知

新时代下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双减”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所以在小学教学当中对于分层教学这种全新教学方式实施了探索。现阶段,教师对于分层教学的优势虽有一定了解,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模式应用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在对其全面性以及正确认知方面还有所欠缺。在分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主体构成就是教师与学生,为确保分层教学开展效果与预期目标相符,教师必须对该教学模式形成正确认知,而提高认知的主要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实现:第一,积极学习,增强认知。教师为充实自身能力,可实施进修或自主学习等方式来进行实现,在此基础上对分层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要点所在,以此实现自身分层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二,加大培训,提高能力。[3]为提高教师分层教学能力,定期的培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加大对该方面培训力度,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化学习,以此实现教师分层教学能力及意识的有效提高。

学校还应针对分层教学制定相应的检测体系,从整体方面对教师分层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如果教师评定与考核结果相关联,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其一,加大宣传力度,将分层教学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教师可将分层教学的授课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其形成初步认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开展以分层教学模式为主的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亲身参与可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到分层教学优势所在,从而对该教学模式产生更高认可度。其二,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对分层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及体验,这种反思方式可更好地深化学生对分层教学认知。

从学生群体角度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迎合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分层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以分数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衡量,可以是从班级角度出发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班级需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面等全面性进行考虑。深入了解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实施科学分层,针对不同的学习水平,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及深度,实现高效教学质量。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由数字组成的算式题来引导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举一反三进行应用,通过该方面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明确掌握,将其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对于学习能力较为一般的学生,因没有足够扎实的计算功底,思考较慢,所以教师可以将学习难点进行降低,将学习目标定在对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上。而对于一些面对难题出错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对其降低难度。[4]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因对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牢固,所以为满足其学习需求,教师可引导该类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探索新的知识点。分层教学是具有阶段性的,教师可根据学生成绩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

明确各层次教育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以后,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中所涉及到通过图形求面积的知识教学,教师可提前准备实物教具为学生讲解各图形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掌握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之间的面积公式,并通过平移、转化等转变数学思维方式,而在此过程中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培养该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基础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在迎合国家“双减”政策,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方式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避免负面情绪的滋生,从而提高该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还应对沟通过程进行强化,使其更加明确自身学习任务,积极解决学生学习习惯问题,鼓励学生往更优秀层面进行努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双减”政策的开展就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压力,以素质教育为主,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全面培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数学的强化研究与运用,促进了教育模式的不断变革创新,比如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分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高效互动,以互相协作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并为以后的学习之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龚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J].教师博览,2023(12):74-75.

[2]雷月英.“双减”背景下分层教学策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09):100-102.

[3]施嘉芸.“双减”背景下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学园,2022,15(33):18-20.

[4]孙淑美.探析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9):19-21.

作者简介:谭新颜(1975.1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玉潭街道振兴小学,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