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探究

詹军

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中心小学校,400000 

摘要: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这个角色起到了关键作用,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学校连接家长的重要桥梁,如何扮演好班主任这个角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之一。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为切入点,从不同层面深度分析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应做到的工作,这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DOI:10.12721/ccn.2021.1570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推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努力探求更科学的管理措施。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对班级实行创新管理,不仅可以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能完善小学生的心理素养,改善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莠不齐的不良现状,促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同步提升,进而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丰富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一、强化学生信心,培植学生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学习品质。进取精神的形成依托于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此,班主任在落实柔性管理策略时,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和鼓励,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植小学生的进取精神。例如,某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是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常常表现出退缩、畏惧的消极态度。对于该学生,班主任应该对他的每个细微进步都给予高度赞扬,使学生感受到被肯定、被认同,进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比赛,在他退缩、犹豫时给予语言激励:老师相信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二、适度宽容学生,彰显柔性管理优越性

小学生在犯错误之后,最害怕的就是受到班主任的批评,心理上最渴望得到的是班主任的谅解和宽容。这是一个关键节点,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机会。对于学生的错误,班主任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处理方式。适度宽容学生,适时拉上一把,就能及时扭转学生不良的思想倾向,反之则很可能导致学生走极端。例如,学生犯错之后,班主任先不要劈头盖脸地训斥学生,但也不代表要姑息学生的错误,而是了解学生的犯错原因,先肯定学生正确的部分,再对错误部分提出恰当的指导意见,以适度的宽容驱动学生的自主改错意识,彰显柔性管理策略实施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优越性。

二、加强沟通了解,营造融洽的管理氛围

沟通了解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柔性管理策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发生错位,过于注重维护自身威严的教师形象,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疏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师生之间互不了解,存在明显的心理隔阂。缺少沟通作为支撑,班主任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思想动态,当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品质问题时,教师也不能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班主任必须先转变思想,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实施柔性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积极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促进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融洽的班级管理氛围,把提升内在涵养从班主任的主观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意愿,真正实现将柔性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班主任在课余时间可以经常融入小学生群体与学生谈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聊天话题。例如,班主任可以问学生:老师下班之后喜欢运动和看电影,你们一般放学之后都喜欢做什么呢?小学生对班主任多多少少都怀有畏惧心理,但是当班主任放下威严刻板的态度开始此类生活化聊天,学生的畏惧情绪明显减弱,也很乐于参与聊天。和班主任有共同爱好的学生会特别积极地与班主任讨论热门电影和各类运动项目,班主任就可以趁此机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如《中国机长》《追风筝的人》等具有德育价值和正能量的经典电影,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一些学生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放下戒备心理,诚实地告知班主任课后经常玩某款网络游戏,还用父母手机里的钱购买游戏中的虚拟道具。网络游戏既浪费时间,也无法让学生在游戏得到实质性的收获,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依赖,最终荒废学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沉迷网络游戏可不是一个好习惯,班主任及时捕捉到这个信息,也就了解到学生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思想走向,进而在聊天中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引导教育手段,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沉迷游戏的危害,同时教师还应该建议学生参与一些更有意义的课余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助力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体现柔性管理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的有效性。

四、给予学生尊重,赢得学生的支持信任

小学生虽然对世界的认知层面较浅,但是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心理上更为脆弱敏感,需要教师采取柔性管理策略进行呵护。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学习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本身已经非常沮丧,如果在校园生活中还要承受歧视和冷眼,不仅会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大多不善于表达内在感受,得不到尊重的他们通常选择沉默,但是沉默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渴望得到尊重的心。尊重既是小学生的心理渴求,也是柔性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实施柔性管理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尽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尊重,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爱护和关怀,同时班主任也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不仅可以构建良性的班级环境,也能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实践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当下的教育形式要求班主任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和学生建立信赖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工作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新校园(中旬刊),2018(2):178.

[2]关惠霞.浅析柔性思维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