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索

陈安芬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重庆 400714

摘要: 尽管合作学习模式概念提出和实践多年,但是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是比较抵触的,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会造成高中数学教学太过于开放和自由,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且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纪律不容易控制。但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意义重大,能够承载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之下可以合作探究、合作观察、合作交流、合作计算、合作创新,进而完成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内化。
关键词: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
DOI:10.12721/ccn.2023.1573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理论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概念

合作学习模式是现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重要学习模式和教学实施模式。具体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摸排具体学情,并基于学情划定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对小组成员分配相对应的任务,依托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整体来说,通过合作学习模式,不同学生能够围绕着教师划定的合作学习主题和合作学习任务进行“团队协作”“合作发现”“合作交流”,在发挥自己优势学习他人长处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内化。每一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高中生也一样。受到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等影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有着很大的差异。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小组合作”和“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将“小组分组”“合作理念”“学习内容”等作为核心实施教学。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

1.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可以互帮互助“结对子”,还能进行合作探讨、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且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相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处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之下,必然会产生一种学习自驱力,并将这种自驱力转化为高质高效的学习行为,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 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究其本质而言,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除了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究而获取知识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头脑风暴”的效应,提高各成员的综合学习效率、协调能力,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一旦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摒弃了单向进行数学知识灌入的形式,实现了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逐步构建了高中生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他们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高中生从根本上可以认识和掌握数学内涵和理论知识,高中生数学学习思维和数学知识体系得以构建,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基础,推动他们的综合化学习能力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现状

(一)教育观念尚未发生变化

尽管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已久,但是大部分教师依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重要性,学科教学观念依然原地踏步,“填鸭式”教育尚未改变。这就造成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激发,导致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厌恶感。长此以往,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就呈现出“享受他人发言,自己无须思考”的情况,更不能对高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社交沟通能力有所帮助。另外,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方向,合作学习的主题和学生实际疑惑的知识点不符,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尤其在合作学习内容的讨论环节上,缺乏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教学目标上,最终导致合作学习模式非但不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反倒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学生主体尚未凸显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需要教师在给予高中学生自由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靠拢。但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学习方向和主题固定,不考虑学生想法,合作学习自由度降低,不利于学生思维扩展,打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换言之,教师没有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合作学习过程自由度不足,加之教师合作学习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引导行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占据了小组的话语权,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沉默不语,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成效不高。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路径

(一)打造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氛围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首先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打造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氛围,唤醒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依托合作学习体会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具体而言,高中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身教学思维,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启发学生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养成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的意识,激发团队竞争意识和个人主动性,确保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取数学知识,强化数学理论,达到对学生思维培养、成绩提升的目的。

(二)巧妙搭配合作学习组内成员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要求数学教师尊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事实,依托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务必尊重学生差异事实,遵循科学分组理念,强调结果总结,才能最终实现其目标。

(三)科学规划合作学习主题方向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要想顺利实施,还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规划设定合作学习的主题方向。这是因为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主动积极的探究过程和学习过程需要目标导向。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务必对高中阶段数学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根据高中生数学思维、数学计算能力、数学知识储备、数学理论水平等确定一个相对合理和明确的合作学习主题方向。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调配,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主动性等均得到了激发和增强。尤其是通过“学习他人”“合作共赢”“合作进步”“团队进步”等,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缓解,也从他人之处习得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故而,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概念维度、价值维度、功能维度等认清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获取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借助“因材施教”“人本教育”等理念科学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让不同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围绕着合作主题和合作任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合作讨论,深度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现高中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优化,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臧永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9):220-221.

[2] 刘小娟.高中数学中“少讲多引与少教多练”合作模式构建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5):112-113.

[3] 舒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