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叶柏芬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东溪中学,362300

摘要: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才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质,终身学习是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现代化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社会人才,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岗位需求。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入创新性教育内容,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限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希望能够助力教学改革,满足现代化社会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 初中音乐;自我创新意识;教学设计
DOI:10.12721/ccn.2021.15704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想要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全面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成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在实践活动中找寻创新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检验真理,音乐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兴趣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思路,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自我创新意识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时,找寻恰当的教学时机开展教学引导,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流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根据教学重难点内容,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以视频、图片等多样化的功能作用,将一些音乐作品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内涵,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优化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1、发散性思维培养。在进行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介绍曲目、创作的作者以及歌曲想要表现的具体内容,在听到音乐演奏形式之前,就将学生的情感表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将教学方式变得过于单一化,缺乏多样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丧失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需要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获得独特的音乐体验,主动去了解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索音乐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求同存异精神、创新发展精神,让音乐课重新焕发生机。

2、教学形式的创新。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音乐内容的解释十分自由,因此,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去分析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情感感悟,勇于展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在音乐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让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通过已经掌握的音乐基本技能,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进行青春舞曲节奏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传统教材中的伴奏节奏,可以在教学开展前,准备响板、铃鼓等一些传统的打击乐器,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根据歌曲的主要节奏,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情绪变化,还可以自主进行节奏创作。在进行音乐教学流程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歌曲的主要情感,在多样化节奏创作中获得与众不同的实践体验,鼓励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针对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击打出不同特性的节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与学生共同将创作的节奏整理出来,编写成打击乐器演奏曲谱,并通过合奏的形式为歌曲的演唱提供伴奏辅助,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创作的欲望,起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3、展示自我的机会。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质量较高的音乐课堂设计,教师需要改变单一化的演唱形式,将基础演唱教学与实践活动开展相结合,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同时,建立活跃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根据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进行小组成员划分,创建张弛有度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运用肢体动作、乐器伴奏、合作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在学生演唱技巧培养的过程中,采用独唱、合唱、轮唱等多元化的演唱方式,在不同的音乐节奏中更好的感受音乐,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教学阶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灵活的发展特点,能够创建形象逼真的互动场景,为学生带来具体直观的鉴赏体验,充分表达出音乐作品所含有的情感内容和精神特征,加深学生对基础音乐技能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通过网络技术丰富教学形式,优化音乐课堂的整体结构,多媒体教学主要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搭配相应的音乐画面,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营造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课堂。结合音乐鉴赏的基本要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音乐课堂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课堂容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并了解音乐教学的重要价值。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音乐鉴赏课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创建更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教师适当的教学引导,为学生渲染生动真挚的情境氛围,提高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将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频、黑板、录音机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组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表演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现实虚拟技术建立梦想剧场,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在民族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的音乐印象,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总结:在教学流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出创新性较为明显的教学方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杨杨.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集美大学,2020.

[2]陶琳.优化教师行为,点亮精准之韵——浅谈精准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08):201-202.

[3]王萌萌.初中音乐课堂中创编环节应用[J].情感读本,201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