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事业单位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伟华

海军职工大学,116041

摘要: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目前高校的财务内控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只有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结合高校财务内控制度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768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办学经费也逐年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高校财务内控制度是指事业单位为加强经济活动的有效管理和防范风险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规定和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但由于受到传统理念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含义及重要意义,然后针对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

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意义

所谓高校财务内控制度是指为保障高校的资金安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对高校内部各级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合理控制、监督、评价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制定明确的风险防范机制,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二是通过实施会计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三是通过实施预算控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通过实施财产保护控制,确保高校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效防范高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降低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保障高校资金安全;二是可以有效遏制高校腐败现象。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促进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会计行为的规范,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三是可以提高高校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帮助学校加强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经费需求不断增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等多重压力下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

二、高校财务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充分考虑高校实际发展情况、收入情况以及支出情况,从而使得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一是没有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对于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将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在编制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就会导致高校预算不够合理,从而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问题发生;

二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很多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都采用零基预算法,即在每年年初不对当年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预测,而是根据上一年度的实际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未来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预测。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是编制的预算内容不够全面。很多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是仅仅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编制预算,导致预算内容不全面、不具体。例如在教职工薪酬方面,很多高校采用固定工资加浮动工资的方式来计算教职工收入,但没有充分考虑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教职工人数增加和工作量增加等问题,导致实际支付给教职工工资的数额和教职工实际获得的收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

预算执行存在偏差

随着高校办学模式和教育内容的不断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没有制定详细的经费支出计划,只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算支出,致使预算支出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在进行预算执行过程中高校对预算调整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使得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超预算、无预算等问题。同时,部分高校对于收入管理不够重视,存在收入未及时入账、收入虚增等问题。

预算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

我国多数高校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将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很多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只是一种形式,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致使高校在执行预算时往往会出现忽视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尽管一些高校建立了预算考核制度,但其考核方式和内容存在很大缺陷。另外,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也不够充分,这就使得高校绩效考核工作缺乏有效动力。当前,部分高校已开始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但是其评价结果往往与财务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这就使得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够重视,最终影响到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3]

三、高校财务内控制度问题的解决措施

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其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等工作。一是高校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控制,通过预算执行分析、预算控制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二是高校应定期检查财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评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惩;三是需做好风险预警工作。根据学校发展规模、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机制与风险应对方案。

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高校要明确划分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等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规范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工作流程;优化预算调整审批程序和业务授权审批程序;建立科学、实用、高效的预算编制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此外,高校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财务制度进行梳理、优化,及时修订与完善现有的财务制度[4]

(三)培训常态化,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会计基础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其应从人才培养入手,不断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优化培训形式,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养。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关于高校财务内控制度方面的业务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培训。通过对不同层次的财务人员进行针对性、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从内部控制视角完善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加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此,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促进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子俊.民营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4):162-163.

[2]王婷.民办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1(02):85-86.

[3]李亚东.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2):202-203.

[4]郭薇.高校财务内控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8(3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