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对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

王岳奎

广西省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533400

摘要: 在新课改后的今天,创新学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创新教学不仅符合教学规律,而且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希望能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1.1570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当今时代尤为可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列举了几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希望教师从中吸取教训,不断丰富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在课堂上引入兴趣,创造情景。

有趣的数学教育来说,性,更好地吸引新的性的介绍是学生进入教室,它能根据学生更好的学习的积极性,自告奋勇,学生更容易吸收,教师的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导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情境模式的建立。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选择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兴奋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指导教学具有目的性和目的性,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二、注重开放性的问题设计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加强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改变,实施开放性的教育。开放的教育和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重视,学生自发的想象和探索发现,激活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方法,培育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实践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是中学数学教育,数学创新意识形成的明确要求。“初中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好奇心,对新知识的追求和独立思考。”就是从数学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研究和解决数学的方法。数学是一门思维能力很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优越的条件。开放式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新的和更多的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数学活动的开放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出各种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离不开老师的细心指导和长期坚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支撑和创新意识的源泉。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教学生合理分析和总结问题,最后计算结果。教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容纳学生的不同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所学的知识,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理清知识之间的实践关系,从而更好地运用和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在这种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快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归纳总结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要学会自己总结问题,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四、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切实体验中发现数学规律

作为一门工具理性的学科,数学不是一个架空的理论体系,而是一门与学生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科学。数学定理和公式是人们生活规律的总结,其作用和价值要通过解决生活问题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证明。这种明显的数学特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的方向。我在初中的时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的劲头也不强。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自己操作和总结数学定理很感兴趣。教师应该设计更实用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通过个人的参与,有意识地内化的知识才能为未来的创新发展铺平道路。例如,在学习两条直线平行定理的时候,教科书会定义它。在同一平面上,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的。新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画两条直线,比较它们的关系。然后要求他们画两条平行线。学生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把握脱节点,但是“在同一平面上”的要求很难理解。老师可以驳斥学生们之前的推论,如果其他的线在其他的飞机上呢?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阶层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为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有效地促进成绩的提高。

五、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重视心理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思维的灵感发现捕捉出色,发现学生的闪光分,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建议和观点,学生自告奋勇的奇思妙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的想法一样。同时,面对学生提出的美好想法,教师要及时接受并熟练运用,将课堂上的偶然事件转化为可灵活学习的教学资源。此外,教师应对学生平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肯定学生的观点,宽容理解,学生思维的火花,随时注意,他们发现快乐者,充分让学生随时的内在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上,问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来源于敏锐的观察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有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因此,数学教师是围绕这一目标,引导学生自觉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总结了规则,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的提问能力的提高,他们有效地提问,让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告奋勇,为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还能灵活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和技能。可以将知识的内容应用到解决问题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规律。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公海燕.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71.

[2] 苏勇枝.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05+107.

[3] 张玉石.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初中),2014(03):181.

[4] 夏仲军.对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3(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