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2016年减税降费政策施行以来,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决定和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全面减税与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通过减征、缓征、停征等方式,全力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和实效性。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央进一步扩大了减税降费的力度,更广泛地惠及各类企业和个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发展。广西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大规模减税降费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据统计,2022年广西全区累计减税降费总额超过700亿元,惠及全区95%市场主体,进而有效地拉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减税减费”政策介绍
(一)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是占据税收收入比值最大的税种,国家出台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调整增值税税率以及进项税额的抵扣、免税三个方面。在税率上,自2016年以来,我国增值税税率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具体而言,针对销售一般货物、进口货物及劳务的增值税税率从17%逐步降低至13%,农产品等特定产品的税率由原先的13%下调至目前的9%,销售特定服务、土地使用权及不动产的税率从11%降至9%。进项税额抵扣上主要有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及留抵税额退税政策,不动产进项税额允许一次性抵扣,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可抵扣销项税额等;在免税上主要有对小微企业、科技研发、节能环保和融资优惠等相关政策。
表1:增值税税收政策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整理。
(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企业所得税上,主要的优惠政策有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实际税负5%的比例征收,允许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一次性扣除,加大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并且还针对特定区域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减征,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企业发展。
表2: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整理。
(三)个人所得税
自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颁布以来,迄今为止进行了七轮改革,尤其2019年的新个税改革覆盖全面,力度超大,主要内容有:基本费用扣除标准从最初的800元/月提升至5000元/月,扩大了3%、10%、20%三个档次的税率级距,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税模式,新增住房贷款利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养护婴幼儿支出7项专项附加扣除(具体详情请见表4),征收方式为预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同时还颁布了股息红利差别化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激发了投资需求。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优化了税收制度,促进了税收的公平,同时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普惠性的优惠政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表3: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情况表
(四)“六税两费” 减免
六税两费指的是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地方教育附加、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2019年先后出台了“六税两费”减税措施,继续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减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 12号)相关规定执行,即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极大地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纳税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三、减税降费政策下广西经济发展情况
(一)减轻税收负担,稳定经济增长
2017年至2022年,广西各级财政部门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办理留抵退税、新增减税降费、缓缴税费超过1900亿元。从表5可看出,2017年-2022年,广西税收收入持续稳定,GDP持续增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值持续下降,可见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使税收收入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直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和费用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减轻了企业在缴纳税款方面的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等,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进而稳定经济增长。同时减税降费也促进消费和投资,增加经济的内生动力,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表4:广西税收收入情况表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二)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表6可看出,2017年至2022年,广西大三产业占GDP的情况中,第一产业/GDP占16%左右,第一产业/GDP占33%左右,第三产业/GDP占50%左右,可见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产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同时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的减免,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表5:广西三大产业及占GDP比重情况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从表7可看出,近年来广西的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总体上呈上涨的趋势,原因在于:一是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征了环境保护税,通过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排放行为征税,增加企业的污染排放成本,促使企业改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资源税促使企业和消费者更加珍惜资源,合理开采资源,降低资源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的征收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消费市场向绿色方向转变,进而促进了广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6:广西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税收收入变化汇总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四、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减税降费政策建议
(一)降低总体税负,激发市场活力
为更好地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全面降低整体的税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落实增值税改革政策,特别降低广西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的增值税税率,减少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的资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广西小微企业众多,对其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可让这些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技术升级和创新研发,增强市场竞争力;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实施期限,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广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电子加工等可借此节省大量人力成本,稳定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劳动力支持。
(二)鼓励创新研发,促进产业升级
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激励广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对于广西的特色产业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更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吸引更多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广西可以通过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对广西的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中,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业附加值和资源利用效率;对广西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投资抵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促进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加大税收优惠,优化产业结构
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地调整了广西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需要针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
落实农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广西农业产业发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例如对从事螺蛳粉和蔗糖生产加工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推动螺蛳粉产业做大做强。
制定针对广西工业产业的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给予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重点工业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税收支持,同时给予新引进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一定期限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投资广西工业;对在广西的柳州汽车产业园区、南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给予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方面的优惠以引导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加大对广西现代服务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对广西的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广西的互联网+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进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优化税收服务,加强政策协同
良好的税收服务能让纳税人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提高政策的知晓度,确保纳税人能够正确享受政策红利,并可以简化税收征管流程,提高办税效率。广西税务部门可以进一步推广电子税务局,实现纳税申报、发票申领、税款缴纳等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为企业和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减少企业办税时间和成本,提高企业满意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税收政策培训班、开展在线直播等方式,向企业和纳税人宣传解读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降低税收风险,并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
建立健全减税降费政策协同机制,加强与财政、金融、产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银税互动” 产品,为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时也可建立减税降费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和纳税人真正享受到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红利。
参考文献
[1]石绍宾, 张晓丹. 减税降费的经济效应——基于高质量发展维度的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5 (05): 51-61.
[2]马海涛, 朱梦珂. 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减税降费政策:演变路径、成因特点与未来走向[J]. 国际税收, 2022, (05): 3-11.
[3]罗斌元, 王芳铃. 减税降费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J]. 财政监督, 2021, (20): 72-78.
[4]吴有才.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比较减税降费与政府投资模式[N]. 第一财经日报, 2020-07-23 (A11).
[5]汪晓文, 李明.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减税降费政策的路径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 2019, (11):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