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创造性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赵静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1000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性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点、小学数学中的问题类型及解决方法、创造性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果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创造性问题解决;小学数学;应用与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34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问题解决在数学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数学领域,问题解决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因为创造性思维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问题解决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点

小学数学创造性问题解决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现问题

小学数学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首要步骤是发现问题。学生需要在看似普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发现问题所在,并能够准确地描述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发现问题。

2. 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学生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即提出数学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问题的维度和具体内容,并能够运用类比、联想等思维方式,寻找与类似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借助数学工具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式子或图形。

3. 形成假设

在明确问题之后,学生需要形成解决问题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形成假设。此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和修正自己的假设。

4. 验证答案

形成假设之后,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或数学工具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经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同时,学生还需注意消除其他可能性对答案的影响,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应用答案

验证答案后,学生需要将得出的结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应用答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所得结论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并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需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解题的效率和灵活性。

6. 反思过程

在问题解决之后,学生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学生需要总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验证答案和应用答案的过程,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的关键点。同时,学生还需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之处,并能够从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设置一个装修房间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引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意识。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数学现象、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时、分、秒”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手表上的指针并不都是一样的长度,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手表上的数字显示与电子表上的数字显示不同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意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逆向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学生会采用测量的方法,有的学生会采用拼接的方法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强调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分工合作等方式来加强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授“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调查班上学生的身高情况,并计算出平均身高、最高身高、最矮身高等数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供充足的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软件工具、数学实验室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各种问题和假设,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教授“图形与几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实验室中的工具和器材,让学生亲手操作并探究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创造性问题解决需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思路、检查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鼓励、赞扬等积极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应用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和分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包括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和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创造性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工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素养和自信心等方面的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谢丽娜.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研究——以“给学校图书馆提出优化建议和方案”一课为例[J].现代教学,2021(Z3):126-127.

[2]肖航. 六年级学生解决开放题现状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1.

[3]肖红.在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有效引领学生“问题提出”的策略与实践研究[J].教师,2020(15):65-66.

[4]张红燕. 阅读方式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20.

[5]许添舒. 小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