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有效提高中职财会教学效率探析

赵如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中学,014300

摘要: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理念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思想,财会教学环境亟待改善。因此本文主要以中职财会教学为重点展开论述,从几个方面分析提高中职财会教学效率策略,力求为中职财会教育提供可参考的观点。
关键词: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7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水平逐渐提高,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的同时,教学问题也逐渐凸显。面对财会教学内容枯燥、师生缺乏互动、缺乏实践教学等现状,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优化教学设计,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切实提升课程育人效能。
一、教学实践思政教育
作为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财会专业不仅承担着教授学生财务知识的任务,而且要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自觉遵守会计从业准则与法律法规,拒绝利益诱惑,做一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财会从业者。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财会专业教学具有现实必要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会专业有着完善的课程体系,包含多门学科与课程。要想保证思政教育的高效实施,需先梳理出财会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围绕财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多维价值理念,如职业道德、人文精神、法治意识、爱国精神等,再结合专业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科学的思政教育素材库,为财会专业课程思政提供教学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内在统一。比如,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章节可以延伸阐述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财务分析报告部分可以从财务造假等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坚守职业操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与价值观。财会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科学把握思政元素的融入形式,尽可能采取隐性教育方式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财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进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能否积极地参加课堂各项活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隔阂”,也就是说学生不愿与教师沟通,而教师也仅是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基于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以“会计账簿中的对账、结账”教学为例,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能力层次将其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本真实的会计账簿,让学生真实体验会计工作模式,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完成会计账目结算任务。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任务中,对学生开展会计账目的结算行为给予恰当的现场指导,如此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多地了解学生,进而在后续教学中能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出调整。而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亲和、平等的态度,在学生心中塑造出一个良师益友的完美形象,有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能够敞开心扉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日后在学习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会主动向教师求助,而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能促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中还可通过提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一方面掌握其学习动态,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弥补自身的短板,慢慢向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靠拢。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师引用的案例起到构建情境的作用,情境教学把教学内容放在具象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案例的讲述人,学生是案例的体验者。在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实践力的培养与提升,要求学校在教学上率先作出转变。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做到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把所学的抽象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保证了学生“学懂、学会、会用知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为适应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案例例举讲解法、案例小组讨论法、案例辩论法等,通过挖掘经典案例的,建立起经典案例与学生经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打破固化的案例情境的限制,把案例中知识、思维模式运用到现实中。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积极改进财会专业的教学模式,对财务智能化背景下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尤为关键。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拓宽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目前财务智能化的发展状况,进而加深对财务智能化的认知程度。具体来讲:(1)线上教学方面,可以积极利用线上的精品课程,并采用微课等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对财务智能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剖析,如以财务智能化为主题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视频、专业讲座、实训操作的相关视频以及仿真软件等方面,进而加强学生在“财会专业能力”与“信息技术实操能力”方面的综合培养。(2)线下教学方面,财会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多渠道了解财会智能化方面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线下课堂教学进行讲解与分组讨论,最终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3)积极实施案例式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企业财务工作的具体过程。通过“问题导向—目标牵引—案例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财务智能化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财会人才的关键抓手,中职教师应当基于新时期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做出动态调整。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学科整体发展,优化财会专业教学模式。多管齐下,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芬.浅析大数据环境下中职财会技能教学的实施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