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构建分析

吴强

哈尔滨网络空间研究中心

摘要:
关键词: 大数据背景;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构建方法
DOI:10.12428/zwkx2025.07.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网络空间可被看做第五维空间,在当前信息应用条件下,其与国家安全保障工作也存在必然的联系,不仅要重视太空、海洋等空间的安全隐患,还要加大对网络空间的关注度。不少国家都通过实际的措施,来充分地保护网络空间,打造更多适用新时期的网络空间战略方案,达到攻防结合的效果。身处大数据背景环境中,需围绕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工作作出更多努力,积极了解现有网络空间安全管理不足,提升该特殊空间的整体安全水平。

1 大数据给网络空间的安全工作带去的动力

随着网络空问争端的急剧升温,尤其是“棱镜门”事件的不断深化,使得大数据的概念再次被热炒,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制定和发展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推进大数据的研究及在各行业的应用,是提升我国国力和维护大国地位的有效途径。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行动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差距,已成为未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发展的重大隐患。针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和网络空问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需要我们加快建立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框架,加快与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大数据技术研究,为维护网络空问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基于大数据背景形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战略举措

2.1 注重网络空间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

网络系统始终都保持着突出的跨国性与开放性特点,这两方面的特点也使网络空间中问题已经发展成全球各个国家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些复杂、处理难度极高的网络空间问题,可考虑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面对与解决。各个国家的军情与国情都存有差异,因此对于网络空间的关注度也不一致,在国际合作活动中处理网络空间问题时,要坚持务实合作、加强交流与求同存异的原则,在众多的差异中探寻和谐,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合作双方顺利双赢的目标,以此来使国际化网络空间形成更为友好、合理与公正的发展环境。

2.2 培养更多能够服务于网络空间的新型人才

基于提升网络空间建设与综合治理水平的目标,应以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为核心对象,设置教育计划,完善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框架,从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两个方面出发,实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断扩充专业化人才队伍,我国也要依托当前的国情,调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专项培养方案,对其国家已经成熟的培养经验进行吸收与引进,在具体培训活动中,注意充分展现网络空间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变动,使培养对象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网络安全思维,通过网络空间相关的理论以及安全实践活动中,提升防御部署、破坏攻击与分析等多项能力。

2.3 形成与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军事战略

国防部需加强重视网络空间的力度,应对国家安全与军事活动中与大数据相关的挑战,提升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结合我国的网络空间保障需求,必须先形成高度统一化的协调机构与指挥机构,强化网络空间中实战能力,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重点研发可应用到网络空间中的预警检测技术、对抗技术与分析技术,在充足的技术资源的强力支持下,打造全面化的保障应急机制,同时也围绕网络空间内部情况形成军事战略方案。学习国外的先进保障方法,以我国情况为准,展开多个项目创新活动,加强对大数据平台的管控与使用,提升作战地图的可视化与元数据化,提升建设云计算中心系统的速度,形成更多变的作战样式应对网络空间中的问题,找出防护隐患,强化防护系统的应用效果,隔绝风险因素。

2.4 明确发展方向

解决网络空问安全问题需要先进防护技术的支持,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为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应用提出新的安全挑战。为解决当前困境,云安全联盟(CSA)成立了大数据工作组,专门研究数据中心安全和隐私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环境越来越复杂,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如大量的敏感数据分布在大量节点上、软件应用发展迅速、新的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对各国网络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集中人力智力财力,加快研发新型网络空间安全技术,有效增强网络空间的防护水平。改进数据销毁、透明式加解密、分布式访问控制、数据审计等技术;突破隐私保护和推理控制、数据真伪识别和取证、数据持有完整性验证等技术。“棱镜门”计划的曝光仅仅揭露了国家信息安全挑战的冰山一角,警醒中国在芯片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核心骨干设备等信息产业链上严重依赖美国,也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拉响警钟。为此,我们需要确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和体系设计,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产业的发展,集中力量联合研发适合大数据应用的硬件装备和软件产品,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大数据技术成果的商业化、民用化。

2.5 形成具体的战略举措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安全问题,需要确定国家层面的网络空间安全总体战略。这也是指导网络空间力量建设与运用的依据和指南,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主要前提。中国是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既无相关立法,也无明确的网络空间战略性引导,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法律环境。

大数据是美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核心技术保障,通过对重要领域数据的寡头控制,特别是充分利用大数据领域的综合优势,注重基于大数据的整体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和掌控,以保证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和实际控制,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掌控能力和攻击能力。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竞争,将事关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大数据领域的落后,将会失去信息产业战略的制高点,失去数字主权的控制权,导致数字空间的巨大漏洞。我国必须紧密跟进,制定基于大数据的发展规划。为获取未来网络空问的控制权,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和行动战略,重点关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驱动型安全战略,从网络空间的基础支持体系、信息战作战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出发,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实现网络空间的自主、自强和有效发展,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和军事安全的发展。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依照大数据技术背景条件,围绕现有的网络空间,分析了对其展开战略保障工作的必要性,同时提供有助于保障其安全的可靠举措。在实施网络空间安全保护工作时,需要将大数据转移到核心位置上,围绕数据方面的需求,形成全面的安全战略,围绕我国网络空间的主要特点,打造安全化水平极高的保护系统,减少网络空间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使网络空间可以被安全应用。 

参考文献

[1]童端, 吕捷, 许宏.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安全研究[J]. 网络空间安全, 2017, 8(12).

[2]崔传桢. 网络空间安全大国战略2019新动向[J]. 信息安全研究, 2019(6).

[3]谷伟刚, 宋维亮. 网络空间安全下的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研究[J]. 明日风尚, 2018(7).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