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ERCP术后护理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研究

祝清姣 姚建红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
关键词: ERCP;多学科协作;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DOI:10.12428/hlyjzz2025.08.0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我院35 - 78岁行ERCP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因胆胰疾病需ERCP治疗、年龄≥35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意识清能配合。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有ERCP手术禁忌证、术后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首先进行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其次,进行基础护理,指导患者严格执行禁食及过渡饮食的要求,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的卫生清洁和定时翻身,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再者,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最后,进行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

1.3.2实验组

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1)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消化内科的护士和医生、肝胆外科的医生、麻醉科的医生、营养师以及康复师,明确每位团队成员的具体职责,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序进行。(2)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团队成员共同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术后进行联合监测,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指导使用相应的镇痛措施;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营养摄入;进行康复指导,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制定出院计划,团队再次进行评估,给予患者详细的出院指导和后续治疗方案。

1.4观察指标

①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详细记录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以便进行分析和比较。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和意见。③记录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住院天数,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4899e266-35e8-40e2-9985-8073ca8243ef.png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e457cbc6-c2ff-4a8a-a7bc-4c058bd16dcb.png3讨论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作为一种治疗胆胰疾病的关键内镜技术,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疗效,但术后患者常常面临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术后恢复进程[1]。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往往局限于单一科室的护理范畴,缺乏多学科专业人员的紧密协作与配合,导致在并发症的早期预警和及时处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全面满足患者术后复杂多变的护理需求。

在病情监测方面,护士与医生保持实时沟通,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如发现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征兆,如血淀粉酶水平异常升高,能够迅速联合肝胆外科医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有效降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在疼痛管理方面,麻醉科医生的专业指导确保了镇痛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受。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既满足了患者的营养需求,又有效避免了不当饮食对胃肠功能的潜在刺激。康复师则通过科学的早期康复训练指导,促进了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正是得益于这些多学科协同措施的有机结合,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大幅缩短,充分证明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提升ERCP术后护理质量方面的显著优势。

此外,多学科协作模式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各学科人员共同参与护理计划制定与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全面性,进而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2]。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 96.4%,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模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仅 56 例,且为单中心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倚;观察时间较短,未对患者术后长期恢复情况进行随访[3]。未来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多学科协作模式在 ERCP 术后护理中的长期效果。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模式在ERCP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1]石颖,王晓婷,熊雪松.小组负责制下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骨折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5,46(04):263-267.DOI:10.13845/j.cnki.issn1673-2995.20250219.001.

[2]谭海鹰.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在肝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4,10(33):180-183.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4.33.049.

[3]王晴,马倩,刁媛媛.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4,19(20):148-150.DOI:10.19738/j.cnki.psy.2024.20.048.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