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张浩

西丰县高级中学 112400

摘要: 微课是在网络发展及信息技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程资源,不仅促使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够将复杂内容简单化,降低教学难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科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效。作为高中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微课的应用,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发挥微课真正的教学实效,促进自身教学质量提升,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微课;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6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阶段各学科教学工作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知识复杂,对于学生来讲,掌握起来相对困难。利用微课形式把高中数学不同模块知识点进行细致拆分,大大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也使得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理念认知不清,或者由于经验不足,致使微课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反思了微课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中数学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微课能够较大程度地活跃课堂氛围

和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具有授课简短、精练、高效及互动性强的优势。微课课件的讲解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讲解时间短,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授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和讨论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模式。

(二)微课能够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高中数学微课设计一般包含教材知识讲解以及习题练习巩固两方面,学生在家就可以利用手机或者电脑下载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复观看视频,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微课能够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微课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将数学知识更加细致全面地展示给大家,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做到内容的精练,同时还要确保知识内容严谨、逻辑思路清晰、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微课的应用功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重视预习过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高中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要提前优化微课内容,注重微课在预习阶段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前总结出数学预习过程要用到的知识内容,汇总成预习内容,通过视频等形式发送到学生微信群或者学校学习平台中,供学生预习时下载查看。同时教师在微课预习内容中穿插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微课的应用价值,强化学生对预习学习的重视,提高学生预习效率。高效的课前预习能够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比如在教授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方程时,这一章节是阶段考试及高考中的重难点。在预习阶段,教师提前整理出本章节的重点知识,制作出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基本定义。为了提高微课生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这些图形的基本画法,让学生细致了解这些图形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而掌握图像形成过程及机理。通过这种预习,会在学生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大致的思维导图,从而为学生课上学习椭圆、双曲线等应用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充分运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创设

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授数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理解公式概念,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让学生创设一定的数学场景,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索过程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注重微课和情境教学的融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差异化的微课内容。微课也分为不同类型,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应用微课,注意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结构框架清楚地利用微课视频或者图片形式呈现出来。借助微课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场景,提出学生需要探知的问题,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微课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讲授空间几何知识时,因为空间几何是高中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章节,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致使学习这一章节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且缺乏信心。那么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完全导入微课设计,利用动态的视频模式或者结合生活中实际应用场景为学生展示空间几何相关定义和知识点等。传统数学教学往往只是依靠教师口头讲解进行,对学生想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要求较高,现在通过微课视频展示环节,可以促使学生站在空间几何体面前真实地感知几何知识,突破了平面化思维的限制,培养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减轻了学生学习几何体知识的压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强化重点难点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更直观的展示,进而应用分步讲述、层层递进的方法,辅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重难点知识。在此期间,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明确其学习进展,并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好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比如,在学习函数简单性质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围绕在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方面。教师借用微课,先对学习过的函数概念、图像等关于函数的知识重温复习,让学生完全了解“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随后根据函数和数字的变化,深入讲解函数图像,保证学生清晰认知到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应用微课过程中,必须注重从教材的内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便于加深学生对于函数性质的理解和认知。

(四)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高中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借助微课视频教学,在知识讲解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有效抓取数学信息,提高其知识转化及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其数学综合素养。比如在讲解圆锥曲线时,教师设计好微课视频,将圆锥曲线图形和性质有效结合,同时录制好圆锥曲线绘制步骤,配合直角坐标系来对圆锥曲线方程的性质进行讲解。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引入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图像来求解问题,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来绘制函数图像,判断函数类型,借助不同的函数性质进行解答。通过微课这种讲解方式,能够简化函数解题步骤,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提高解题效率,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从课前、课中及课后不同阶段出发,优化微课课件设计、创新课堂教学安排、强化课后巩固环节,提高自身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彦娟.核心素养背景下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2(16):28-29.

[2]张雨嫣.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的微课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2021(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