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旅游的协同发展研究

宋博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611743

摘要: 本文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背景,对体育赛事旅游的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体育赛事旅游在该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成渝地区体育赛事旅游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旅游;协同发展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基金资助: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 课题名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旅游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JY2022Z07)
文章地址: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概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包括重庆市和四川省的部分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经济优势。从地理区位来看,成渝地区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广袤的地域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且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在文化方面,这里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美食文化。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注入了深厚的内涵。

经济上,成渝地区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基础。工业方面,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颇具规模;农业则以特色农产品如川菜所需的各类食材闻名;服务业中金融、商贸、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旨在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现状

(一)体育赛事发展现状

成渝地区已经举办了众多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在国际赛事方面,成都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参与。该赛事路线经过成都的许多标志性景点,如宽窄巷子、锦里等,将体育与城市文化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重庆的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也是一项知名的国际赛事,它依托重庆独特的山地地形,设置了越野跑、山地自行车、攀岩等项目,充分展现了重庆的地形特色。

在国内赛事方面,成渝地区也有许多传统赛事。例如,四川的篮球联赛,吸引了大量本地球迷的关注,培养了浓厚的篮球氛围。然而,目前成渝地区体育赛事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赛事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与国际顶尖体育赛事相比,在赛事组织、商业运营、国际传播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体育赛事的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各城市之间在赛事举办方面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

(二)旅游发展现状

成渝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成都以其悠闲的生活节奏、古老的文化遗址如武侯祠、杜甫草堂,以及特色美食如火锅、串串香等吸引了大量游客。重庆则以独特的山城地貌、洪崖洞等网红景点、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观而闻名。

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成渝地区近年来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日益发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连接了区域内的各个城市,方便游客出行。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也不断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但是,旅游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景点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缺乏深度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开发。

(三)体育赛事旅游融合现状

成渝地区已经开始探索体育赛事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一些大型体育赛事期间,旅游部门会推出与赛事相关的旅游线路,如结合成都国际马拉松推出的“马拉松文化之旅”,包括参观体育博物馆、体验赛前训练场地等项目。然而,这种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度和广度。体育赛事与旅游的结合更多的是简单的附加关系,没有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条,在赛事旅游产品的创新、营销推广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赛事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政策协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政府应共同制定有利于体育赛事旅游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建立统一的体育赛事旅游发展规划部门,统筹协调区域内的赛事资源和旅游资源。在政策上给予赛事举办、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更多的支持,例如税收优惠、土地政策倾斜等。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体育赛事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体育赛事旅游项目中来。

(二)整合赛事资源

打破城市之间的界限,整合成渝地区现有的体育赛事资源。对各类赛事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分配赛事举办地。例如,重庆可以更多地举办山地户外运动类赛事,成都可以侧重于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体育赛事。同时,建立赛事联盟,加强赛事运营、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合作,提高成渝地区体育赛事的整体品牌影响力。

(三)深度融合旅游资源

在赛事举办地周边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如在重庆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期间,可以在周边开发山地民俗文化体验游、山地美食之旅等项目。同时,根据不同的旅游景点设计相应的体育赛事体验活动,如在成都的都江堰景区可以开展古水利工程相关的体育挑战活动。

(四)强化营销推广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的营销推广。打造具有成渝地区特色的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形象,如“成渝赛事游——运动与文化的双重体验”。与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代理商、体育营销机构合作,将成渝地区的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五)培养专业人才

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既懂体育赛事运营又熟悉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体育赛事旅游管理经验和人才,提升成渝地区体育赛事旅游协同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彭鎏佳,颜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探析——基于SWOT分析[J].职业技术,2024,23(11):1-10.

[2]昌悦,魏登峰,杨慧,等.基于人类足迹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质量评价[J/OL].环境科学,1-18[2024-11-04].

[3]张镜,米彦泽,赵瑞雪,等.体育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N].河北日报,2024-08-15(001).

[4]胡吉娟.全域旅游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发展的路径研究[C]//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十).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