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逻辑习惯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提出问题是逻辑思维的源泉,合理、清晰且准确地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现代中学各教师所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而解决提出的问题,同样地也是现代中学生当中应该且必须具有的能力。那么,对于学生们在高中化学中的逻辑推导能力应该如何来进行培养呢?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提问的意义
(一)锤炼学生思维
在我们以往的传统课堂中,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绎独角戏,间或提出问题以活跃一定的课堂互动,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学生悉悉索索的回答,懒懒散散翻书以求在书上寻找答案的声音,都让整个课堂氛围显得十分沉闷,那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的课堂互动与课堂检测的课堂提问,其有效程度不言而喻。而通过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设置,出现一些探究性质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在相应的知识点内容上,做出发散性的思考,这不仅是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积极引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效果
传统枯燥的各种升价降价问题,原子离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化学反应,这样的方程式的课堂提问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了,而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在消磨学生们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热情,与化学渐行渐远,等到后期对深刻知识的讲解,将会十分困难,这不就应了一个说笑的网络段子吗——“老师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游着游着,老师上岸了,回头一看,我们‘溺死’在了知识的海洋里面”。因此,当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提问时要注重问题提出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从而吸引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探究心理,积极引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一)合理借助课堂提问,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
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最基本的就要做好化学基础知识的夯实,这就像构筑建筑物,只有地基稳固,高楼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化学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基础足够扎实,才能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运用中游刃有余。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堂提问推促同学们落实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这一章节主要围绕化学元素展开教学,像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以及化学键的认识、书写等。像在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做出提问——元素周期表具有怎样的结构?金属和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位置以及性质的递变规律有什么特点?同一族的元素性质变化具有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在问题的提出下引导同学们展开问题探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前预习或是生活中的知识辅助,对课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随后,再由教师进行知识补充和完善。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有利于他们的理解记忆,同时能够有序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包括对元素的分布记忆、不同族元素具有的性质和相关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而在化学键的学习中,则要求学生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电子式和结构式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聚焦基础知识的解析,透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如哪些元素的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借此深化学生的思考和记忆。通过合理的课堂提问,学生对于化学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长此以往,学生会具有扎实的基础,对于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也相当有利。
二、融入现代技术教学,落实课堂提问的引导
在学科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改,在教具、学具的选择和利用上也应与时俱进。基于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在具体内容的教授中利用现代技术展开教学指导,尤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其属于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实质性保障,也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推动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高中化学《化学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动态画面呈现出来,并将课堂提问合理渗透其中,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在问题情境的体验下切实掌握化学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掌握这两种类型的化学键是由微观粒子运动结合而成的。并提出问题——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键吗?非金属元素间是否可以形成离子键?以此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入思考。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要求大家观看演示操作后,归纳实验现象,并进行思考——钠和氯的原子碰撞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动力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学习用电子式书写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方法。经现代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教学,不仅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投身化学难点知识的研习队伍,为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作出了有效贡献。
三、深入化学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化学知识的研习中,实验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知识都是透过简单的实验进行引入,当然,教材中也设有专项学生实验,目的在于听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实验教学也更具趣味性,有趣的事物往往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他们的积极性也能在该情境下获得有效提升。
例如:在高中化学《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提问与实践教学层层相扣,指导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开展小组探究实验。首先,教师可以简单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金属腐蚀的知识,通常可将金属腐蚀划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总结学生的回答并给出核心结论,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是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腐蚀,而后者是由于化学电源造成的腐蚀。接着,以问题——电化学腐蚀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特征?为引导展开有关电化学腐蚀的实验。以此组织同学们进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先以可见演示实验,再由学生自主演示,在实验过程中,要思考所提问题,实验结束后得出结论,并总结得出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通过课堂提问结合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都会有所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毕竟,实验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不同于生活的神奇化学现象存在,学生自然会更好奇,更投入,这对落实化学实验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在本文中,笔者以及极尽可能的阐释了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性,并且根据自身的实践,得出一系列可行的操作策略,但仍知道学科的严谨性及科学性,不敢自高,所以,希望通过本篇文章,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到高中化学课堂提问中的有效性这个话题,做出不同的思考,以供为学科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刘雪梅.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J].高考,2020(13):101.
[2]黄希.浅论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下),2014(11):124.
[3]傅剑波.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0(3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