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生活化的计算教学环境
数学计算的教学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但是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数学,所以对于一些计算就不知道怎么操作了。计算来源于生活,而且运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生活化的计算教学环境,把生活中的内容融入进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初次系统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能力和心理接受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计算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熟悉感,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数学问题的计算。通过具体的生活实际计算相关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生活化教学环境,有助于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下也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生活化问题的创设,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借助数学运算解决相关问题。这样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数学计算观念渗透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运算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例如,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只是讲解这些知识点和一些运算法则,但是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接受能力较弱,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很难理解,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内容也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教师应将计算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计算的内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加减乘除是最为基本的运算,也是最常用到的运算,这一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在教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一教学内容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开展一个模拟购物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充当商店的售货员,在讲台上放置一些糖果、饼干、文具等产品,标上价格,然后再让学生扮作到超市进行购物的顾客。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扮演的顾客去自行挑选讲台上的一些商品,然后计算价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运算法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鼓励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素质教育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模式来自主学习相关的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分析问题,给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堂学习任务,引导小组成员分配相关学习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何分配任务,学会分解相关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某一计算原则的讲解,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通过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表扬学生的优点,对于课堂中表现的不足之处,也要积极进行引导,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从而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建立一定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以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忽略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学习,很多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会降低教学的效率,所以这些教师通常都是直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点,这就使得教学的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探讨。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最为复杂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学生按照人数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预习关于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首先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中的一些基础运算原则,然后让这些学习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查缺补漏。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这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锻炼数学思维,并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知识点,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举办计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比较枯燥无味,但是难度比较大且十分重要,因此很多的学生在计算学习的过程中都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数学计算比赛,来鼓励学生踊跃加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制定计算比赛内容时,要明确规则,使比赛有序开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小学生充满好奇心,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采用呆板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到长时间集中,从而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会让学生厌倦数学课堂。教师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相应的比赛活动,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发,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学习相关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邱娇缘.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亚太教育,2022(24):40-43.
[2]张岳,刘晓玫,Max Stephens,郏超超.小学数学教师有关学生错误的知识的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2022,31(06):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