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业水利工程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影响

张贤德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 农业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的效率。通过综合运用管理提升策略和技术提升策略,可以显著改善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在管理提升方面,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关键,建立科学的管理与运营体系,增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水利工程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
DOI:10.12721/ccn.2024.15705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因此,农业水利工程中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具体重要意义,通过应用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实现相关技术的优化和完善,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农业水利灌溉模式的可行性、科学性,达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的影响

1.1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业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显著影响。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和损失,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灌溉设施,如建设水源涵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等,确保灌溉用水的供应。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和装备,如滴灌、喷灌等,可以减少水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据统计,采用滴灌技术相比传统灌溉方式可节水30%至50%。

1.2影响农田灌溉均匀性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的均匀性有重要影响。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而均匀的灌溉可以确保每片土地获得适量的水分供应。通过合理设计灌溉系统和布置灌溉设施,如喷头、滴灌管道等,可以使水分均匀地分布在农田中,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特别是微灌工程,通过滴灌和微喷的方式,可以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植物的根系区域,提高灌溉的均匀性,确保作物各部位获得相同的水分供应[1]

1.3影响灌溉水量控制

农业水利工程对灌溉水量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灌溉水量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量,同时避免水分的过度浪费。为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农田水利,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统筹规划,要在确保灌溉效益的前提下,提高其节水效果,选择适合的灌溉技术,结合实践不断优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从而使农业得到质量的发展。在喷灌工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喷头的水流速度和喷射角度来控制灌溉水量的大小。这种灌溉水量的控制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水分供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农业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效率的提升策略

目前,无论从提升农田产量还是经济效益来看,灌溉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伴随着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农田规划对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大力发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发展。

2.1完善当前的灌溉系统

要加大投入对灌溉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并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灌溉系统以及整个体系能有效、有序地运行。对此,可建立水费计收制度,一方面能为灌溉系统的修缮和保养提供资金,另一方面也能达到节水的效果。在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后,相关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资金的收取要公开透明,设备的维护、维修责任要明确到人。此外,加强对当地用水量以及水资源情况监督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田灌溉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2]

2.2优化灌溉系统设计

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的关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合理布置灌溉设施,优化灌溉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减少水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在表面灌溉系统中,可以合理规划灌溉沟渠和堤坝的位置和形状,使水流更加顺畅,减少漏水和渗漏。其次,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选择灌溉方法和灌溉量。通过灌溉制度的科学设计,使灌溉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相匹配,减少水分浪费[3]

2.3完善种植灌溉方案

实现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建设要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尤其是种植方案的优化,保证了农业种植结构的科学性、适用性、合理性,不仅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还能够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

2.4提高农艺技术水平

在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点中,农艺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涵盖的技术比较广泛,即节水农作制度、覆盖保墒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地面灌水技术等,每项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但节水效果都很好。例如,通过合理的耕作达到保墒效果,主要是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尽量降低水分蒸发,从而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覆盖达到保墒效果时,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农作物的秸秆等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处理,这样可以减少太阳光对土壤表层的直射,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可以实现蓄水保墒。

2.5减少灌溉水浪费

第一,滴灌技术的高效性。滴灌技术以其高效的特点而闻名。通过将水一滴一滴地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和流失。相比传统灌溉方法,滴灌技术可以将水资源的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管理。抗旱灌溉技术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智能地管理灌溉过程。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避免过度灌溉。通过精确的供水和自动化控制,浪费水资源的风险大大减少[5]

2.6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使我国农业生产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生物技术、3S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科学运用,实现了对整个种植灌溉体系的全面、科学管控。其中3S技术运用在种植灌溉方面,能够实现对当地水土资源的动态化监控,便于灌溉人员进一步掌握土壤含水量、温度以及当地的降水量、蒸发量等数据,这也为节水灌溉方案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利于监测当地土壤的盐碱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等,一旦超出某一界定范围,监测人员可以及时干预,采取土壤修复措施,保证土壤健康。

2.7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保证灌溉方案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针对性地引进水利灌溉人才,为当地制定科学的水利灌溉方案。相关部门也应建立水利灌溉专家队伍,针对当地的农作物类型、地理气候条件等,制定科学的农业灌溉方案,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推广到各地。此外,还要进行水利灌溉人才的培养,用来引导和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水利工程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改善灌溉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节水灌溉的投资管理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研究和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金文.渠道防渗技术在农业灌溉工程中的应用[J].新农业,2023,(01):91-93.

[2]李斌.农业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2,(12):41-43.

[3]保卫志.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关键点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5):119-120+141.

[4]赵燕妮.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要点[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3):84-86.

[5]艾克拜尔·热合木吐拉.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地下水,2020,42(1):80-82,93

[6]张捷.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现状与有效的节水措施[J].甘肃科技,2021,37(20):119-1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