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茹孜莱姆•阿卜杜外力

和田地区第一中学,848000

摘要: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宏观辨识,微观辨析以及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对这几点分别进行提升,就比如说其中的宏观辨识,教师需要将知识点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的想起来一些生活的常识,并且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来辅助自己理解知识点。至于微观辨析,则是学生对于原子分子等层面的认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让学生能够明白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让学生能够对分子原子层面的知识点有着一定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品格;关键能力
DOI:10.12721/ccn.2021.1570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探寻化学学科教学的新方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与意义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涉及到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实践与创新意识、二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三是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四是证据推理与认知模型、五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教师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时要朝向这五个内容方向发展,不仅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理论性的知识,还要注重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并且教师辅导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依靠教师学习知识,学生自身拥有的知识无法丰富化,学生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无法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化学知识,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解决,实现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其次,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保证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而自身则为引导学生思维朝向正确方向发展的角色.在此过程中的学生可以有效提升发散性思维,能够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只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还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对化学课堂产生的束缚,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效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后实现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聚焦化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辨识探索素养

基本化学理论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展开后期学习的关键部分。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本质。例如,在教学“几种常见的金属物质”时,教师应着重介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如铁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一种金属物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而钠和钾是常见的活泼金属,与水反应能够生成强碱和氢气,与酸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所以常被人们作为制氢剂使用,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这样的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判断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化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变化与平衡素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直观化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感悟化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以及变化思想。例如,在教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直观学习情境。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工业上利用化学能将水电离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化学能和电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也对这种能量转换观念有基本的认知,了解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接着,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本节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原电池,让学生了解原电池正极和原电池负极的反应方程式,并对反应方程的化合价变化进行阐述。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原电池反应的实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原电池能量变化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继续深入探讨原电池的电能反应方程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接着创设“我说原电池”学习情境:“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并了解了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请同学们担任某工厂原电池设计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设计两个原电池,并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时,教师可将复杂的原电池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直观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精心设计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认知素养

推理与认知素养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内容,能够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设计更具科学性、启发性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认知素养。例如,在教学“离子反应”时,教师就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离子反应方程式的通式该怎么书写?怎样判断某溶液是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进行的条件有哪些?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会发生怎样的离子反应?在这些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也有了一个基本的导向,会按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展开思考,很快就找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又如,在教学“碳及其基本化合物”时,教师在学生了解了基本内容之后也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碳及其同结构的非金属单质中硬度最高的是什么?有机物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被称作什么反应?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碳的化合物,并说出其与常见酸、常见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使学生逐步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打好基础。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学生对于化学专业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