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焙烧干燥系统在新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

于宗义

山东天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就焙烧干燥系统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指出焙烧干燥系统本身有着再烧负荷较大等问题,基于此,设计人员结合新材料领域对焙烧干燥系统性能的要求,不断优化焙烧干燥器,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材料的热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烘烧干燥系统;新材料;领域
DOI:10.12721/ccn.2021.1580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开展新材料处理工作期间,企业要重视焙烧干燥系统的运用,详细了解焙烧干燥系统运行的原理,明确其的组成部分,根据其的运行状况合理布置上下两层的烧嘴,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材料焙烧干燥的水平,提升新材料的性能。

1焙烧干燥系统组成

详细了解焙烧干燥系统的组成,可知,其主要由附属结构、窑壳等组成,包括燃烧设备和上下内套管,其中燃烧设备主要包括喷射器、上和下燃烧室,阀门、燃气管道等。

1.1环形套筒窑

焙烧干燥系统的上下内套筒本身为环形套筒窑结构形式,窑壳使用耐火性能较强的材料,内套筒主要分为上部和下部两段,内套筒和窑壳呈现同心布置方式,物料主要位于内套筒和窑体环形空间的内部,对新材料进行干燥处理时,可以会充分利用空气本身穿透的优势,下内套筒位于竖窑下部的位置,其的结构形式为双层钢壳结构,并且这种钢壳存在一定的环隙,可以向环隙内部通空气,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从程度上加快新材料的冷却速度。同时,设计人员进行焙烧干燥系统设计时,将套筒的内外侧位置砌耐火性能较高的内衬,根据规定标准将上内套筒悬挂在窑顶的位置,下内套筒和上内套筒本身功能有着较大差别,其中上套筒运行过程中,会将高温废气从设备内部抽出,使用预热热喷射空气,下内套筒投入使用后能够产生循环空气,主要运用于流煅烧工作中,保障焙烧干燥系统内部的气流始终处于均匀分布的状况。

1.2上下两层烧嘴

焙烧干燥系统套筒共有上下两层烧嘴,两层烧嘴呈现均匀错开的分布方式,并且每层烧嘴内部均设有燃烧室看,其的形状为圆柱形,根据焙烧干燥系统性能要求共设有6个。同时,每个燃烧室均设有耐火性能较高的材料,实际进行材料砌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在每个燃烧室均设置了一个拱桥,这种拱桥主要使用耐火材料,能够连接内套筒和窑外壳,这个过程中高温气体会从燃烧室内部出来,经过拱桥之后进入料层,这个过程中拱桥的下部位置会形成空间,采用两层烧嘴形式将套筒竖窑分为两个煅烧带,其中上煅烧带的设计形式为逆流,下部煅烧带采用的设计方式为并流,并且还在下部煅烧带位置设置冷却带,冷却带的物料会将热量全部传给空气,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逆流,废气风机运行过程中会将废气上抽,物料在冷却带会运行至冷却带底部位置,从出料口的位置排出至出料台,所排出的物料会进入至套筒竖窑的底部位置的物料仓内部,在物料仓中所有物料均通过振动的形式运动到料槽的位置,一段时间之后焙烧干燥设备会自动将物料排出。同时,焙烧干燥系统上下内套筒刚壳体上部位置均设有耐火材料,钢壳体环隙位置可以采用空气的方式进行冷却处理。

1.3冷却下内套筒

详细了解焙烧干燥系统的运行原理,重点分析冷却下内套筒的运行原理,可知,在冷却状态下,对内套筒中空气进行预热处理之后,预热空气会经过12个下内套筒汇集至冷却空气环管的内部,这12个下内套筒位于上下层六个拱桥的内部,以预热空气作为助燃空气,将这些空气运送至烧嘴的位置,有效冷却上内套筒内部的空气,并将这些空气运输至内套筒中,随后将这些空气排放至大气中。

2焙烧干燥系统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就烘焙干燥系统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知,其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新材料的烘焙效果,还能有效提升新材料的干燥产量,有效降低焙烧干燥过程中耗费的能源,保障回转窑内部的温度始终处于均匀状态,重点优化焙烧干燥的工序,合理设置冷却装置,设计人员要详细了解新材料领域的实际状况,据此完善其的控制系统和燃烧装置,采用先进的炉形,选择最佳的阳极设置方式,要求焙烧干燥系统阳极之间不能添加填充料,结合需要干燥新材料本身的性能合理安装阳极,重视阳极编解组和编组工作,使用多功能天车装出炉,做好焙烧干燥温度控制工作,根据焙烧干燥要求调整焙烧周期,选择最佳的焙烧曲线开展烘炉工作,与其他类型干燥系统相比,焙烧干燥系统本身有着生产稳定性较高的优势,能够满足新材料领域干燥工作要求。同时,焙烧干燥系统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材料生产共组中存在的水平稳扎问题,严格控制目标温度与各火道温度的差距,始终将温差控制在1℃之内,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干燥工作的均匀性,有效控制焙烧干燥系统内部火道的温度,保证新材料质量始终被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除此之外,焙烧干燥系统投入使用之后,还能有效解决跨接炉室质量波动较大的状况,有效提高新材料干燥的水平,提升新材料的成品率,降低其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焙烧干燥系统还能严格控制焙烧温度,避免新材料生产时,物料出现温度过热状况,缩短新材料的生产周期。

分析焙烧干燥器的侧部和顶部使用的材料,可知,侧部和顶部均有陶瓷隔热层,隔热层的厚度取决于隔热层的特性并取决于该区域中的温度。同时,焙烧干燥器下部由台车提供隔热层,台车是具有钢架构和铸铁轮的非常坚固的结构。这些台车被定位为从炉的入口到出口一个接一个。仅需要用液压缸推动第一台车,以使整个台车系向前移动一个位置。除此之外,焙烧干燥器运行过程中,空气会穿过与炉的入口相对的端部进入炉内时,此空气是冷的,并且,当空气沿着与负载相反的方向向前移动时,其通过热交换“吸收”材料的热温度并冷却负载。所有这些“冷的”和纯净的空气到达主烧成区,该主烧成区的温度比产品的烧成温度稍低,这些热量的大部分用来加热负载,采用这种方式生产出的新材料质量会得到有效提升。

3总结

为了保障焙烧干燥工作顺利进行,新材料领域要合理运用焙烧干燥系统,优化焙烧工艺,通过燃烧的方式充分释放为还原气体的潜热,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焙烧干燥系统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还能降低新材料生产的成本,提升新材料的产量。

参考文献

[1]程鹏飞,潘永志,张明文,等.一种新材料制作用干燥装置:CN210070500U[P].2020.

[2]郑南峰,陶静,方晓亮.一种无机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CN105107457A[P].2017.

[3]吴宏图,王菲,康松振,等.一种焙烧炉干燥热发生器装置:CN206739351U[P].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