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不仅完全符合《课标》要求,而且也从根本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集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信息为一体,可以全方面、深层次的呈现教学内容,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生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优势
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互动问答、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管理软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测试和作业提交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课堂,满足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模式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赋能
2.1搭建认知体系,促进学习效率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综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分析,同时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抽象性内容以及复杂性内容作出简化与形象化的处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认知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例如,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虚拟实验室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师通过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形象化为孙悟空的金箍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小学生,因为他们对形象化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化教学、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综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分析,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抽象性内容以及复杂性内容进行简化与形象化的处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认知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2加强沟通,改善师生关系
要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师生关系,就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小组讨论、互动演示、课堂互动游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需要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
信息技术应该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方式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板书演示可以帮助学生保持数学思维的连贯性,而挂图、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这些传统教学方式在数学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得到重视和应用。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虚拟实验室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利用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4利用信息技术,即时反馈评价
在线答题和数据分析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一,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线答题和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反馈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练习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即时反馈。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来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管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平台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练习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为教学调整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在线答题、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等功能,为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2.5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家校协同教育网络平台
家校互动教育网络平台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家校互动和教育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平台。这种平台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也能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家校互动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家校互动,加强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同时,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平台,以满足家长、老师、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结语
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领域也将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我们期待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J].张静.山西教育(教学),2022(03)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打造“智慧”教学课堂——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王梅.考试周刊,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