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屋面防水改造常见问题和技术要点探究

李峰

齐河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省齐河县,251100

摘要: 现阶段,屋面改造工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屋面漏水已成为影响住宅使用质量、降低生活环境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住宅维修保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屋面防水改造常见问题和技术要点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建筑屋面;防水改造;问题;技术要点
DOI:10.12721/ccn.2023.15702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概述

屋面由于处在建筑水平最高点,最易受到外力冲击,要想确保整个建筑的牢固性就必须对建筑屋面的渗漏风险进行有效的调控。与此同时,建筑的美观在和谐一体的立体层次上得到体现,建筑层面的干净有序和建筑产生步调一致的风格,审美提升的同时保持居民的身心舒畅,防水性的增强会整体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同时,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建筑平面图的设计要求加强对建筑平面架构的构造,因建筑平面构造较为繁琐,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自然外力的侵犯是阻碍其提高的关键。要想真正做到建筑整体的安全稳定的保障,施工人员对建筑材料应用要有高规格的挑选标准,同时具备良好的维护能力。建筑屋面采用的顶托设计可以对施工人员三脚架进行有效承重。尽管在施工中使用了增强建筑屋面防御性的高标准混凝土和骨料,但建筑价值体现在房屋是否适合居住,做好建筑平面的防水功能和通风效果是必须的。建筑是由上而下进行受力的,当建筑平面出现漏水或有风化现象时,说明建筑屋面受力偏差出现不稳定现象,导致整个建筑平面质量受到影响,严重者会造成坍塌和渗水退化等不良现象。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防水技术施工各环节进行步骤分解,在各施工环节中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屋面防水改造施工要点

2.1 屋面坡度问题

第一,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用途,并考虑自然通风散热条件来确定。第二,应根据各楼层平面布置、防水设计要求和屋面荷载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根据所处环境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充分考虑其气候特征。第三,对于已建建筑,如果屋面坡度不满足要求,可采用在屋面设置临时的雨水斗或蓄水缸等措施进行防水处理。第四,当屋面坡度较小时,若采用砖砌雨斗或石棉瓦,则宜设置挡水构造。第五,当建筑物为砖混结构时,应根据规范或设计文件对屋面的坡度提出要求。当有特殊要求时,可在建筑物外檐板下设置雨水斗槽或蓄水缸。

2.2 屋面防水卷材施工

当屋面原有的防水层老化破损严重时,应在旧保护层上直接铺设防水卷材或涂1层沥青进行加强处理。防水卷材铺贴过程中,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收头(收口)。屋面防水层铺设前,应将基层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铺贴时,先将铺设的卷材按顺序排成横竖列或按纵排方向铺贴,再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向下或向上铺贴。需要注意的是,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图纸要求。对于存在坡度的屋面防水层,应当先在坡度方向铺设保温材料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防水层积水。

2.3 防水基层处理

屋面防水施工前,应对屋面进行清理,尤其是迎水面、坡屋面的接缝处、阴阳角及砖墙缝隙中的杂物等要彻底清除。若有条件,可对屋面结构找平层进行一次防水处理。首先,采用水泥砂浆(或灰浆)和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按1∶5~1∶8的比例配置好,在基层上涂刷1遍防水剂(可掺适量的速凝防水剂等功能性外掺剂)。若基层较坚实、平整,可不做防水层。其次,对非承重房屋、穿墙管道的孔洞(见图1)用干硬微膨胀细石砼封堵;对房屋结构或外墙与屋面相邻墙体之间未做防水层处,需加强防水处理。最后,确保基层坚固平整,不得有空鼓现象。基层干燥后,应进行找平层处理,厚度为20~30mm。对于现浇混凝土建筑,当1层楼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导致结构变形、从而产生裂缝等缺陷时,应将接缝位置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凿毛。

图片2.png

图 1 穿墙管孔洞堵塞示意图

2.4 防水层施工

旧屋面防水改造应采用防水卷材进行施工,使用前应检查屋面基层。防水层必须由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并需经过技术交底。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确保其在无积水、无油污等杂物的情况下进行铺设。在搭接部位,应使用耐碱胶或丙烯酸聚合物防水涂料等材料进行粘结处理。屋面防水施工完成后,需进行闭水试验。首先,检查所铺卷材表面是否干燥、基层有无空鼓和起砂、基层上的积水是否完全清除、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防水卷材和附加层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其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闭水试验操作,经设计、建设部门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此外,还应注意施工中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工期及质量的影响。

2.5屋面防渗防漏技术要点

屋面施工完成后,应在屋面上铺设草袋或保温棉,以防止夏季高温时出现渗水现象。防水层应连续涂刷两遍以上,每遍涂刷的厚度不得小于1mm,防止出现龟裂和分层现象。另外,要选用适宜的涂覆材料,如弹性防水涂料、柔性卷材防水涂料以及耐高低温型防水涂料等。为了保证涂层质量,基层必须平整、无裂缝、无蜂窝和明显浮浆等缺陷,基层表面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粘结不牢、疏松的墙体表面不得涂刷。同时,基层要确保坚实牢固,含水率不得大于10%,在5℃以上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方可施工。

3屋面结构层施工技术分析

第一,基层清理干净,必须达到无浮灰、油污和杂物的要求。第二,水泥砂浆找平层满足强度要求,并处理密实度较差的部位,确保基层表面平整。第三,采用聚合物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后,在涂刷面应无气泡和裂纹,有利于其与基层结合。第四,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以干燥至不粘手为宜;基层不平整处需用刮尺刮平。第五,用毛刷将涂膜涂刷在刮板上,涂刷厚度不得小于20mm,且涂膜表面必须与卷材配套使用。屋面保护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第一,防水层铺设时应采用搭接法施工,搭接长度宜为100mm;当采用防水涂料施工时,涂层应连续作业且不得间断;当采用聚合物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玻纤网格布施工时,基层必须干燥至不粘手为宜。第二,施工中若发现渗漏现象应及时处理;若已造成损失且难以修复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妥善处理。第三,对已出现裂缝的卷材可先进行局部修补,再做防水处理。金属瓦屋面防水工程宜采用高质量防水涂料进行施工;钢结构防水板和彩钢瓦屋面可以采用自粘防水卷材进行施工;对于无防水要求的基层不能采用自粘防水卷材施工。在混凝土或砖砌体结构上施工屋面防水层时,一般需要先铺上1层防水层,再铺沥青或水泥砂浆找平层等附加层,然后再做进一步防水处理。在彩钢房、轻钢结构板上施工防水层时(尤其是在雨雪天或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的情况下),一定要采用高质量的聚合物水泥基沥青防水卷材或改性沥青保温卷材进行施工。在无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或砖砌体结构上施工屋面时,必须采用聚合物水泥基沥青防水卷材进行防渗处理。在钢结构屋面上施工时,应采取适当方式防止钢结构变形和裂缝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进行屋面防水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应在设计阶段加强建筑防水设计和施工过程监控及验收管理工作;其次,施工单位应科学规范防水施工技术和方法;最后在竣工阶段,对屋面防水工程进行验收管理且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既有房屋中存在诸多缺陷,如结构变形大、结构变形与围护构造变形矛盾突出、原防水层老化破损严重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屋面防水层的质量以及整体房屋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郑珊.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2(04):122-124.

[2]陈福楠.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22(01):168-169.

[3]朱伟.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微[J].四川水泥,2021(08):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