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科目,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是老师的主要工作,也是为以后的实践问题做保证。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抽象等特点,所以有些同学觉得很无聊。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迅速地专注于课堂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绘本是小学数学老师进行有效教育的一种主要手段,它与实际讲授的知识内容相融合,既符合教育需要,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对数学绘本的剖析,可以看出它具有明显的图示特征,它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领悟水平。文章从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重要性出发,论述了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缺陷,并就怎样合理地运用数学绘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一、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并且老师在校园里起到了“第二个父母”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显得比较拘束,思想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也就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老师们运用数学绘本,和同学们一起读小书,用说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既可以让老师和同学们更加亲近,也可以给师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数学绘本的运用功能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建立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从而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数学课堂。
(二)对学生的观察与分析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仔细地看一幅画,才能真正理解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意思。比起课本上单调的文字,图画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透过绘本所呈现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生还处在一个感性的认识时期,不能系统地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进行的数学课程,更多地侧重于对“死记硬背”的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识能力与知识体系是十分不利的。小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他们都能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不过,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他们也要用更多的视觉资料来帮助他们理解。小学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比较活跃,不能长久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而且,从小学生的语言特征来看,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语言十分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随机性和片面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学生的表现缺少准确性和实效性。
部分小学数学老师本身就受到了传统思想的严重冲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时,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教育方法,不但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太过死板,教学内容也缺少延伸和兴趣。即使许多小学的数学老师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并主动列举了各种教学手段,但他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进行充分地考虑,这就导致了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实际生活故事,降低学习压力
数学知识和现实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当老师在使用绘本的时候,要挑选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数学知识,减轻他们的数学学习负担。老师要指导他们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看绘本,以此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一本数学绘图对“十进制的意义”和“小数的进率”的知识进行复习,使他们对课本上的小数加减法的操作规则进行了解,这是其教学目的。老师通过 PPT演示《食神崔女士》的封面,把十进制的知识和其中蕴含的“十进制的意义,满十进一”的知识联系起来,因为这本书是有关蛋糕的,而小学生们也有同样的经验,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1)“崔小姐通过多方询问,得知只要吃下这块蛋糕,就可以得到1点积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都给出了“0.1分”的答案,然后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算的?”在掌握了“小数意义”后,他们已经学会了“把一个大的饼等分为10个,每个人都有0.1个。”
(2)同学们接着看书:“大赛还有10天,让同学们帮崔老师出出主意,崔老师要给那些蛋糕打分,那她要从什么类型的蛋糕开始算呢?怎么会这样?”同学们说:“之所以要从最小的一块开始,是因为十块小的一块可以变成一块。”当学生在看书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十个小蛋糕变成一个小蛋糕,其实这就是课本上所说的“满十进一”。
(二)运用有趣的绘本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绘本是一种趣味十足的绘本,借由有趣的绘本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运用。不过,老师在运用绘本时要特别留意,不要出现过量引用的情况,这就要求老师要保持在黑板上的位置。另外,老师们也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通过激起学生的绘本阅读与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快速地将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
比如,在“位置与方向”知识的教学中,还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绘本来解释,以便让他们准确地学会用不同的地方作为观察点来判定方位,从而让他们明白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老师以绘本《会吐银子的石头》为教材,让他们边看边想,边看边想。然后老师提问:“书中到底讲了什么?”难道这石头还能喷银不成?通过看书,同学们发现,原来石头并没有喷出白银,只是换个角度看,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让同学们练习向上角吐舌头,向下角吐舌头,同学们也能主动地和老师交流,这样就能营造出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三)搞好教学改革,掌握运用数学绘本的平衡
其实,数学绘本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介,在运用绘本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实际教学要求,合理地选取并创新绘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绘本运用的平衡性。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规律、特征等因素,对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的绘本故事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或在确保其科学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自我改造。将对应的数学要素嵌入到图中,使得绘本的情节与所学的数学内容更为接近。
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育方式变得更有效率。在课堂中,要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更多地激发。鉴于目前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了一些不足,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绘本的问世与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在数学课堂上的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为以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戴云霞.数学绘本使用方略刍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7):115~118.
[2]谢艳玲.数学绘本阅读中的“五多”——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83~84.
[3]赵 辉.绘本资源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05):154.
[4]张越莹.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