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五年生命科学前沿进展作为试题素材的来源之一,间接反映了前沿知识融入生物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生命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用于新课导入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虽然占用时间较短,但是作用十分关键。好的导入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明确学习主题和教学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实质是利用悬念、故事、实例等教学素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作为新颖独特、与时俱进的学科素材,间接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因此,利用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创设真实的科研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另外,鲜活、陌生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但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建议教师选择实用性较强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原理的好奇心,消除学生对枯燥理论的厌烦情绪。
2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用于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的主要形式是思维探究,其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参与、能动思考,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充分发挥科学事实的教育价值。探究新知的本质是基于科学事实的深度学习,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运用理性思维分析科学事实,从未知到已知,间接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新思维。问题作为探究活动的核心,既是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载体,又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机会,使课堂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科学事实巧设情境,以问题激活学生思维,驱动学生逐层思考。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作为科学事实,能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一方面,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崭新的知识背景,丰富了学习内容;另一方面,科学前沿展示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介绍了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因此,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3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用于课内拓展
课内拓展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呈现教材以外的学科资源。一线教师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和教学任务繁重,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课内拓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现代教育观提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材的基础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学素材不应局限于书本教材,而应立足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因此,课堂教学应以教材内容为主,课外资源为辅,课内外相互渗透,使不同角度的信息在课堂中相互碰撞,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与高中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用于课内拓展可以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同时,科学前沿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用于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网络、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搜集并整理与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了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外资源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课外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是课外资源的深化和提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新的开端。课外延伸让学生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科学,也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生命科学前沿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既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让学生了解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又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5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用于习题背景
习题是在教学中学生练习的题目,实质上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迁移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习题的编制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原理运用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体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编制习题的素材来源广泛,教师利用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可以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习题情境。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作为习题背景素材,相关的时间、人物和成果均为真实信息,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科学研究的成果包含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有效信息,以核心概念为考察基点,引导学生挖掘关键信息,运用知识迁移巩固新知。
结论:综上所述,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多种多样,教师应结合地区资源、学校设施、教师水平和学生情况等因素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科学前沿的教育价值。另外,线上平台也提供了介绍科学前沿的适宜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科普文章。
参考文献:
[1]尹腾骐.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20.
[2]郗硕.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新、旧教材比较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0.
[3]陈俊.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前沿知识[J].教育,2015(51):16.
[4]张家胜.职业高中生物教育与实践更紧密结合的方法讨论[J].教师,2010(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