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探究问题,分享观点,相互讨论和反馈,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在一堂初中数学课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如果小明每天花费的零花钱占他每周获得的总零花钱的三分之一,他一周获得多少零花钱?”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分享想法,讨论解决策略,并共同解决问题。
一、落实初中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 性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合 作学习模式,既可以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也可 以为学生的合作互动搭建平台,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 探索数学问题,在质疑、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获取知识,获得学习成就感。数学合作学习,就是指 各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在互相帮助、共同交流的过 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最 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总结归纳出数学概念、数学 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是教 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 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新知、理解 概念、独立思考,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数 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对于初中生而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交流互动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 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中。
二、初中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科学划分小组,奠定合作学习基础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分组。合理分组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小组的规模,一般情况下每组安排4~6人。这种规模可以确保小组内的每名成员都发挥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小组的规模与组合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结合每节课的活动类型,适当45地做出调整,灵活分组。比如,在学习几何类知识时,教师可以随机分配小组,每组4人左右,让每名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学习统计与数据分析类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能力与优势,构建异质小组,适当拓展小组规模,确保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各个环节,保证自主探索与研究顺利进行。
2.选择具有探究空间的内容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探究性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探索意义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将学生推向更深层次的探索中。教师选择具有探究空间的内容,可以确保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探索问题,形成个人理解,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增强合作意识。同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各组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互相交换意见,能够锻炼其表达能力,提升其沟通能力。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合”,这里的“合”不仅是指让学生互相配合完成任务操作,更在于让学生“合观点”“合思维”,主动沟通、互相交流,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批判性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听、学会说,学会在他人讲话中获得信息,在其他同学发言之后思考并且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将思想、观点“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3.生成探究任务,开展合作与展示
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生成探究任务并开展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来深化对一次函数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1)生成探究任务。第一,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例如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斜率和截距的概念、能够绘制一次函数的图象等。第二,选择探究主题。确定与一次争鸣探索函数相关的探究主题,如斜率、截距、图象特征、实际应用等。第三,设计探究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展开探究。(2)开展合作与展示在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时应该注意:第一,充分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反馈。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大家的学习经验。第二,清晰展示。学生应该清晰地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包括图表、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确保每个小组的展示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第三,多样性呈现。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成果,如口头报告、海报、课件演示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第四,主动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展示过程中,提问、评论和分享想法。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了解和思考。第五,评价反馈。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应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肯定学生的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此外,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应用,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既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索数学问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实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实现深度学习,理解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王雷.浅析小组合作互动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C]//北京国际交流协会.2024年第二届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博兴县体育中学;,2024:3.DOI:10.26914/c.cnkihy.2024.006343.
王玉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读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教成果交流专业委员会.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二).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沈路学校;,2024:3.DOI:10.26914/c.cnkihy.2024.009572.
李荣.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九).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初级中学;,2023:5.DOI:10.26914/c.cnkihy.2023.110605.
李喜荣.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三).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11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