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其在课前导入、课堂资源拓展及远程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好课前的趣味导入
工作教师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好课前的趣味导入工作。①教师要梳理教学流程,明确课前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加强对导入环节的重视,借助信息技术增加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氛围,实现后续的高效学习。②教师要立足信息技术的育人优势,尝试在导入环节融入丰富的图片、视频等,丰富课堂导入环节的内容,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③教师要加强教材和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并分析学生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保证课堂导入趣味性的同时,保证高效性。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出示了几张地图。教师描述地图上的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完善,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也习惯站在形象思维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地图,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地图、描述地图的过程中,学会了以某个城市为观测点,确定另一个城市的方向,描述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教师还利用地图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为学生的后续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数学课堂的学习资源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无法完成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的。因此,教师要灵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数学课堂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分析,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尝试引入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还要探究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整合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拓展型课堂,帮助学生建立起应用意识,学会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要探究全面、多元的教学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政策信息、新闻信息等,丰富数学素材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素材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百分数”的相关内容中,为了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应用,形成应用意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入了如下学习资源。资源1: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调查了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的重要内容,结合教材给出的银行存款的例题,组织了深入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感知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了解了各大银行的利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还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了国债和不同理财产品的利率,成功丰富了课堂导入环节的内容,也启发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学生对比了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和不同理财产品的利率,以不同存款金额为例,尝试探究了最佳的存款方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资源2: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教师通过融入资源1,成功帮助学生了解了各大银行的利率,感知了百分数、千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学生也在丰富的数据中总结出了银行利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变化的。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呢?为了解决学生内心的疑问,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了相关新闻资料,成功补充了课堂教学资料,增加了数学课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政策方针,明确国家调整银行利率是为了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高效的远程线上教学
最近几年,远程线上教学逐渐成了关键的教学策略,在我国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开展线上教学的重要性,意识到了线上教学的优势。新时代,教师要加强对先进的网络技术的探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高效的远程线上教学,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线上平台,支撑学生的课前预习,并在线上开辟师生、生生沟通渠道,及时验收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组建线上小组,鼓励学生在线上自行设计团队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有效避免面对面合作探究的尴尬,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线上小组学习中。并且还可以开展远程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教师经过分析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①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会观看圆柱、圆锥的平面图,理解圆柱、圆柱的各部分。②积极观察圆柱和圆柱,参与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活动,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尝试解决和圆柱、圆锥相关的问题,形成空间观念。基于此,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了线上教学。在教学之前,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并在线上提交最终的成品或者制作过程的视频、图片等。同时,教师还开辟了线上沟通渠道,学生在线上可以看到其他学生提交的作品,并在下方点评,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线上交流和分享。教师还在线上及时验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从中选出前五名,给予夸奖和奖状奖励。教师在线上组织了小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线上自由组建小组,组内动手将自己制作的圆柱、圆锥拆开,观察、讨论圆柱和圆锥的平面图,总结图形的各部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了指导老师的角色,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及时接收了各小组的学习反馈,实现了有效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梳理了圆柱和圆锥的重难点知识,了解了图形特征,学会了测量圆柱、圆锥的高,锻炼了学生的测量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最后,教师在线上开展了重难点知识教学,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和沟通,弥补了线上教学无法实现面对面交谈的弊端。在视频直播中,教师可以随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可以看到教师的实时板书等,并在线上接收教师展示的图片、微课视频等,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前趣味导入、丰富课堂学习资源以及开展高效的远程线上教学,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生动、互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付.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技巧[J].试题与研究,2023(86).
[2]高彩珊.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