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沈金华

永胜县民族中学 674200

摘要: 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手段,为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了高效化与智慧化的变革。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具体化,使重难点内容变得易于理解。通过微课,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体验自主学习,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 微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初中数学教师应全面深化对微课特点的研究与了解,把握其短小精悍、内容聚焦、形式多样等优势。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地将微课融入后续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微课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助力他们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完善数学课堂教学形态

传统的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往往遵循固定流程,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如通过板书详细阐述“有理数”章节的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定义、正负数的概念及实例等。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沉闷,学习体验欠佳。微课的引入为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了革新。它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能够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展示贴近生活的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微课还能灵活展示练习题,供学生即时巩固所学。通过微课的详细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微课的应用不仅转变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还为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全面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点讲解枯燥、学生学习视野受限、个性发展受阻等问题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微课视频的引入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数轴”教学为例,针对传统课堂中的被动灌输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模块化、主题化的优化,制作具有难度区分的微课视频分层学习资源,以及相应的分层指导视频,从而避免灌输式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相反数”的教学中,针对知识讲解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通过展示逼真、具体的图片和动态的微课画面,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准定位重难点,构建知识系统呈现体系

初中数学知识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与深化,难度相应提升。传统课堂中,教师仅凭口述难以确保学生准确掌握重难点知识。因此,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

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教师需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即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像、理解其性质,以及正确理解抛物线与二次函数的关系等。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将这些重难点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并融入相关数学资料,精心制作成微课视频。同时,在微课中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系统地学习。教学正式开始时,教师先播放微课视频中的知识框架部分,为学生预习新知做好铺垫,并引导他们初步了解教学重难点。随后,教师深入讲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视频直观呈现重难点内容,通过生动的图像和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其与抛物线的相互关系。通过将教学重难点融入微课,并辅以详细的讲解内容,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降低知识难度,实现数学知识的系统呈现。

(二)拓展知识范畴,强化学生知识储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熟悉与之相关的数学题型。微课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手段,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梳理学生需掌握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常见题型,并将其精心制作成微课视频。教学伊始,教师可先与学生共同回顾之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为新知识的导入打下坚实基础。随后,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教师详细讲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并借助视频中的例题,直观展示每种解题技巧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解题方法,还能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展示微课中涵盖的解一元二次方程常见题型,详细阐述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考查要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拓宽了他们的数学视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微课中呈现的各种题型进行练习,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技能。

(三)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致力于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取得进步与发展。然而,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统一化学习目标与无差异指导,导致班级学生间差异日益显著,不利于个性化发展。针对此现状,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入微课视频,组织高质量的分层教学。以“相交线与平行线”为例,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以问题形式呈现知识点,并通过学生回答情况划分学习层次。随后,根据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如基础概念、提高层次及拓展应用等,并制作成对应的分模块微课视频。学生可根据自身基础、能力和层次,合理选择微课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则需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制作答疑解惑的微课资源。例如,针对学困生A对平行判定定理的困惑,教师可专门制作讲解与练习的微课视频,帮助其解决学习难题。通过此举,微课的应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促进了分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结语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展现出具体、直观、形象的优势,有效解决了知识讲解和技能展示的难题。其小巧的内存容量便于存储与分享,使教师能充分利用微课资源,突破教学瓶颈,优化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深入探索微课应用,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攻克课程教学中的种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昌福.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8):105-107.

[2]冼云彤.微课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3(3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