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畜牧微生物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传统教师演示学生重复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微生物知识和试验操作技能,以及试验过程中学生思维和分析能力,就畜牧微生物探索性试验教学方式而言,经过不断完善和优化试验操作方式,结合稳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一、探索性试验教学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传授
在开展探索性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学生明白畜牧微生物教学的课程研究体系、目标等内容,将以往试验结果和经验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试验前熟知基础知识,具有准备意识,在学生潜意识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明确试验任务目的,对于刚刚接触畜牧微生物研究的学生而言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为此,开展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课程很有必要为了能够培养学生整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可以设置专题教学,引导学生借助文献来解决问题。基于微生物总论开设多种专题研究,比如“饲料存储 中微生物情况”“毒素清除方式”益生菌作用”“畜禽消化道微生物的研究”“畜牧饲养方式”“畜产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等研究课题。采用引导的方式指引学生进入研究专题,可以采用产业现状的发展来作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引写生通过查找文献方式解决科学问题[1]。比如,青贮饲料专项课题,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以后,学生需要回答青贮饲料制备必要性,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在反刍动物生产中青贮饲料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青贮饲料生产与外国之间的的差距”,进而激发学生很多思考,一旦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想法,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传授。
二、在微生物中应用探索性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构建虚假平台解决技术不足问题
在开展探索性试验微生物学教学中,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虚拟教学平台,旨在通过平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青贮饲料加工与研制”项目为例,此项目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酵母菌、霉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一系列生物学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乳酸菌分离纯化、好氧细菌、霉菌、酵母菌平板计数,青贮饲料操作规范性、品质评定,提取DNA以及浓度检测,荧光定量PCR实验。此外,该项目教学课程已经积累的许多实验视屏,并且具有相关指导书,通过信息仿真视频和电子书的方式让更多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二)科学选择实验项目
学生们对探索性实验学习积极性和活跃度都比较高,实际中也存在部门学生偏离教学目标。比如,某大学研究比较不同植被周围水环境中细菌的含量为课题,学生们纷纷对水环境细菌种类进行研究,测定了大肠杆菌、细菌总数,以及耐热大肠埃希氏和大肠杆菌群总数,并得出一些列结论。虽然实验设计和过程以及结果都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这与畜牧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实验中存在着部分实验水体是实验室不经常储备的,采购流程会消耗大量时间,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最初设计目标。为了促使探索性研究方向能够符合实验设计目的,紧扣教学内容,降低非常规实验试剂的采购,可以利用网络建设线上试验项目数据库,融入历年成功实验数据,具体到实验设计、操作过程、结果等内容,同时有目标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研究,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可以采用缩小选题范围的方式提高内容研究的合理性。
(三)建设合理的考核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课程,探索式教学方式结合课程理论铺垫和实验技能传授,这套教学模式被学生广泛接受,深受学生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实际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参与态度不积极,少数学生仅仅是完成部分实验,没有参与到更深入的实验研讨中,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除了对实验设计、结果、感悟进行评价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考核,进而保证学生都能够深入研究课题,以此提高教学效果[2]。现阶段实行的属于预约制度,也就是学生根据实验进度,提前与教师预约实验平板制作和计数等相关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场操作进行评定,并给出相应指导。将学生的分成组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程研究,在试验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同学因为参与度不高而出现操作技能差的问题,在实验中跟不上小组进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愿意增设一些的开方性教学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有教室指导反复练习操作技能。
(四)利用问卷调查健全反馈体系
在开设问卷调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实验感悟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在正常实验以后,学生除了要上交实验报告,还需要提交实验感悟,教师可以规定体验报告的字数,以此提高反馈效果。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和实验体验报告,可以清楚知道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完善实验内容和操作方式以及理论知识等教学内容。实际中,即使教师努力指导依然存在着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反馈效果单一、内容简单的情况,为此,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灵活的反馈体系,在这套反馈体系中融入已经参与实践工作的学生,在平台中分享自身经验,为在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指导[3]。另外,开展多元化的反馈体系,从学生的操作体验、实验目标达标情况、学生体验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提高反馈效果。
(五)增加内外教学投入提高改革效果
探索性实验教学方式更加接近于科学实验效果,实际开展探索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一般学生很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结果,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实验,这期间教师也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指导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背景下,如何保障教师付出的努力;又如何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可以积极投入,都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为此,要想保证有效提升教学改革效果,就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结合学校内部投入动力,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投入探索性教学方式。在开展探索性教学方式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宣传,学生参与探索性实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另外,通过探索性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交流,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架起桥梁,拉近师生距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学生在学习发展方面与教师招生方面都有所帮助,师生之间的了解可以帮助彼此更加理智,准确的选择。探索式教学方式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益处,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投入科研试验。
结论:通过对畜牧微生物教学进行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大大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此提升教学效果。从探索性实验教学角度来说,还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以及反馈方式,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玲.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融合探索——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5):20-22.
[2]吴育珊.探索性实验教学在培养护生无菌观念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131-132.
[3]徐正中,殷月兰,陈祥,孙林,孟闯,焦新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