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提升技术水平
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全面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改革,能够促使工程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某企业在传统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虽然能够进行各类施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技术管理的方法不良,很难及时发现工程施工技术的缺陷或是不足之处,难以有效进行技术管理控制。而在该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工作优化改革之后,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全面进行各类施工技术的分析,挖掘施工技术的问题和不足等信息,提出能够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的建议,不仅可以增强施工技术管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还能促使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1.2有助于维护施工质量
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进行技术管理的创新和优化,能够促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某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优化和创新,通过技术流程的优化、技术标准的优化和技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比分析了技术管理优化前后的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技术管理优化之后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高很多。由此可见,科学合理地进行技术管理的优化和创新非常重要,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
1.3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技术管理工作方式和手段的优化,能够促使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避免由于技术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经济损失问题,促使工程项目成本的良好控制和管理,提升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效果和水平,一方面,在技术管理的工作中进行管理方式和手段的优化和创新,能够通过先进信息化技术措施和大数据技术措施等,准确识别分析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能够降低成本损失和资源耗费率的措施,以此有效预防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而出现的成本损耗问题。另一方面,在技术管理优化的过程中,还能全面、系统化地研究各类施工技术的不足和问题,使施工部门能够按照技术问题和特点,进一步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改革,确保施工技术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应用,优化技术的应用模式和流程,减少资源损耗问题和资金浪费问题,促使施工成本的高效化控制。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2.1整体施工质量相对较差
质量是建设工程的核心。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建筑物的质量与居民的需求密切相关。如果施工单位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那么,施工单位在市场上的信誉将受到很大影响,最终面临市场淘汰。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施工单位及相关施工人员总体责任意识较弱,施工过程中经常不按规定进行操作,如在建筑外墙涂装过程中,不按规定使用了不合理的材料和施工标准,导致建筑的成型效果与前期规划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出现严重的裂缝、脱落等问题。
2.2施工技术相对落后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建筑结构施工要求都还使用较为缓慢的发展模式,尤其是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单位效益,往往会缩减成本,在科技研究方面未能投入足够的资金,而这种滞后的施工技术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建筑的总体品质,还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3施工规划未按规范执行
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和结构都与建筑施工的最终品质和服务周期息息相关,所以,在施工前期的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非常关键。在施工前期,要对环境进行全方位、规范研究,按照施工现场的环保要求、客户对设计需求的规范和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但在现阶段,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在施工的前期设计与规划阶段并未严格按照标准加以落实。
3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途径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将施工图纸的设计作为重点,施工单位要挑选符合要求、信誉好、技术好的图纸设计单位,并且在图纸审核阶段,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参与研究、协商,根据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待各参与方都确认后,方可授权施工方投入使用。
(2)当图纸确定使用后,邀请专业人士对施工场地、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3.2科学组织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1)在施工建设前期,为了对项目进行整体投资,必须采取适当的成本管理和整体结构规划,再进行科学准确的计算,通过对比市场价格,选择更符合设备的技术,严格控制设备成本,选择材料施工。技术性建设项目必须满足建设要求、建设规模和工期,设计和审查工作图纸。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监督,重点关注特殊工种和现场安全,定时对现场进行巡查,确保场地安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配合人员,以确保施工的协调性。
3.3完善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非常重要,企业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监管制度和方案,组建专门的技术监管组织机构,要求全方位分析和检查不同施工工序的技术应用效果与情况,作出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动态性跟踪进行施工技术应用的监管,提升整体施工技术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施工技术应用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结合现场施工技术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明确监督工作要求和原则要点,监督管理组织机构每位人员都能在现场区域细致、全面地进行各类施工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快速准确地识别施工技术应用的问题或是不足之处。
3.4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保证建筑质量,才能确保后续的施工建设顺利进行。将建筑质量管理作为核心内容,防止施工建设中出现安全隐患。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水平,有效保障施工现场各类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全面满足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需要。
3.5加强施工现场材料与机械管理
建筑物资根据工地需要及时入库,整理后再存放。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度掌握对不同材料的需求量,保证建筑物资的齐全,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建筑物资的管理工作,再根据建筑施工调整物资供给方案。做好物资保管,防止材料损耗与流失,严防盗窃。施工设备要做好日常保养,定时维护检修,延长施工设备的使用期限,能大大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必须加强作业队伍的专业化,以确保操作的标准化。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施工效率,同时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其管理工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就必须严肃处理,以防止事故发生,才能充分发挥施工管理的监测和控制功能,通过创新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银凤,张天仓,张春杰. 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 散装水泥,2021,(01):170-172.
[2]曾勇. 浅谈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J]. 四川水泥,2022,(02):166-168+171.
[3]姚占武. 房屋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砖瓦,2021,(0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