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新课标对高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愈演愈烈,高中化学这门学科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基本学科里重要的必修课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而实现自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的化学教育有极其滞后的弊端。传统的化学课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一味地灌输课本的内容,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和应试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却严重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与学生的自身发展。对此,下文将联系当今高中化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反馈,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二、高效课堂实践策略
(1)发挥教师自身力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实现寓教于乐,管教合一的目标。无论是三寸讲台上勤勉授课之时,还是在班级里日常与学生和睦相处之际,教师都应当努力在学生脑海中树立起自身对知识的不懈追求的形象,用以身作则的力量来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向往。有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在每天课堂的提问与一次次考试检测中,教师都应做到由浅及深地引导,在循序渐进中逐步启发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尽管学生的回答难免会有失偏颇,教师也不能因此而大发雷霆,这个时候更应该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用关怀的眼神与激励的言语驱散学生心头错误的阴霾。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当场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正面的评价;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通过留字的方式来展现对每位学生的关怀;考试后,尽快地分析试卷,解读学生错误集中点背后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此才是最首要的兴趣培养方式。
(2)发挥化学课本教材的力量
要想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花在课本教材上的功夫便不能少。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后,才会对其中隐藏的知识点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如此才能尽可能多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趣味元素。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中在趣味中领略学习的喜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加明确授课的教学主题,而且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人教化学课本中隐藏着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偏好,从趣味处深入挖掘,从而完美地将化学知识的庐山真面目传于学生。
(3)完整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生活中常见且实用的化学知识,以便向学生完整地体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以致用的发展观。课本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液氢可作火箭燃料,人工降雨主要靠得是干冰,熟石灰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等等;还可以结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介绍一些物质的医药作用:如抗酸药有NaHCO3、Al(OH)3等。通过这些化学学科特有的知识,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4)展现化学实验魅力
众所周知,高中学生大多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悟性高。因此,教师可以在种类繁多的化学实验中实现高中化学素质教育。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如自己做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书本上那区区数页纸。况且化学知识繁多,往往渗透于不同的章节中,学生未必能在短短一节课内将重点完全掌握的,而且每个物质可以延伸拓展的范围十分宽广。不过当书上这些密密麻麻单调枯燥的黑体字走入现实,便会在铁架台,烧瓶,玻璃棒等等仪器下展现奇特绚烂的现象,可以全面地刺激学生的感观,让知识在脑海中具象化。这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现象会在学生脑海中种下实践求知的种子。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传授的知识,能比他们自己操作实验中收获的理论知识更加牢固。
(5)定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课内知识对于应试来说固然重要,而课外活动对学生未来于化学领域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的。若是欲从长远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就不可忽视课外活动这一意义非凡的部分。教材中正有许多合适的选学阅读资科可以作为课外教学活动。除此之外,相关资料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只要充分且合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便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化学知识网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6)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当代的高中生正处于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样高科技产物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在课堂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授课可以说是教师的明智之选。在化学的学习中,当学生碰到抽象难懂的化学概念原理时,当接触到难记易错的化学用语时,当遇到纷繁复杂的化学时,他们便会感到许困惑,容易产生失落感,这是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的。这时,如果还是照搬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反感厌学心理便会相继出现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教学,私下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视频、音频、文字,之后在备课中将其与教学主题相结合,让学生在新奇中逐渐增强化学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掌握一定的视频剪辑能力,制作三到五分钟的化学微课堂发送给各个学生,让高中学生不再打开手机便只是玩游戏,也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记忆化学知识,同时,以微视频的形式来教学,既能避免内容过多时间过长,导致学生不愿意学的窘境,也能着重强调学习重点,让学生能有的放矢地把握知识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结合了科技的发展,让学生在时代潮流中成长,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处于学习生涯中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个方面寻找方法,以上便是一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行方法。然而,关于在如何将其更快更好地实现的问题上,一定还有许多未知却有效地方法等待我们发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坚心智,锻本领,涵品格,养神性,再辅之以克己复礼,求是创新的教学态度,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钟.高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高考(综合版),2014(05):13-14.
[2]郭瑞雪.谈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3(17):139.
[3]范雪梅.有效导入,构建高效课堂[J].知识文库,2020(07):13-14.
[4]于泉泉.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3(04):157.
[5]陈素琴.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J].吉林教育,2019(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