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物学科在文、理科班的学习要求不同,从而造成文科生对生物学科不够重视。所以老师课上的辛苦,学生听的很痛苦,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学生都难以融入到教学中。
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查阅了近五年的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发现尽管试题难度比高考试题要简单,但绝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做对。而文科班一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使学生能理解到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帮助文科生爱上生物,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1、适当应用多媒体工具
通常情况下,多媒体授课花费的时间较长,对课时较少的学科并不适用,所以在文科班生物课堂,板书授课是较常用的方式。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节,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展示,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给予刺激,结果产生了电流,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兴奋就是电信号的实质了,增加了兴趣,也能更好理解所讲的内容。
2、从实例出发引出知识点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一些相关实例引出知识点,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例如,在讲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时,先让同学回想忆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得注射胰岛素,能不能直接口服?同学们当然知道不能,为什么?因为在胃内会被蛋白酶所分解,这样就很容易明白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了;在讲光合作用时,先提问人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如果能,人还需要吃饭吗?早晨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太多的花?问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对此感兴趣,一堂知识性极强的课就在学生的回答中饶有兴趣地上完了。
3、适当把握知识点难度
文科班的生物课,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详略得当、有取有舍。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中的难点,也是试题中必出现的考点,蜻蜓点水式的讲解根本无法让学生彻底理解,所以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概念即可,对一些较难的内容,果断的舍弃或者点到为止。
4、图与文结合、讲与练绑定
串讲复习时,图与文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充分利用班里的投影仪,以图为载体讲解相关知识,并让同学们拍下来,每天看一遍,同学们也反应看图比看文字更容易理解。同时,应注意讲与练绑定。讲完一部分内容,当堂展示几道题,让学生们做。这些题有难有易,但都是精选出来的,做对题能给他们带来喜悦,较难的题通过看书阅读以及同桌间的讨论也能给出答案,并通过老师的讲解彻底理解。这样的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容易由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
5、精做历年真题
知识点没有复习完,不建议做真题。真题要详做、精做。从真题中找到考查的知识点,还可以从哪方面出题等等,真正做到“吃透”真题。
6、巧用口诀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口诀,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植物有丝分裂过程时,将过程口诀化:前期–仁膜消失两体现;中期–形定数清赤道板;后期–点列数增向两级;末期–三现两消分裂完。学生记得住,也愿意记。
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文科生的生物学习。
参考文献:
1. 吴文侃,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科学出版社 2001
2. 王苏豫,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J],中学生物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