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学科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为此,教师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契机,开展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并借助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化学课堂的育人功能,由此可助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概述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个维度的内涵。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予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成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学目标,新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为整体教学指明方向,同时也能从侧面提升教学形式创新,较好丰富教学内涵。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生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学生相应素养予以较好培养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应用化学知识,给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初中学校与化学教师而言,其也应当对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对
围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以创设学习情境、推出实验活动、投放思考问题等教学方法为抓手,推动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特定的学习场景当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辨析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内容要以真实性、直观性、生动性为原则,尽量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或生活经验,并融入更多直观的教学素材,如此可为学生直接观察化学现象创造有利条件。在“金刚石、石墨和C60”章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它们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不难,难的是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造成它们物质特点显著差异的具体原因。教师通过搜集相关图片、视频教学素材,创设信息化的学习情境,向学生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在微观结构中存在的差异性。学生观察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直观认识到它们在微观构成及碳原子排列方式中的不同之处。理解这些微观结构对物质特点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二)推出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师推出自主性较强的化学实验活动,可以体现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求知、求真的探索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而可塑造学生“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科学精神”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活动中,收集制取的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实验方法。教师完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讲解,组织学生操作完实验后,在实验课堂的总结环节,可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向上排空气法的操作原理,并教会学生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同时对接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密度知识,如此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求真”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投放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接触化学学科的时间较短,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都相对欠缺。教师以思考问题为抓手,加强化学课堂的启发诱导,用更具层次性、针对性的化学问题,细化化学课堂的学习任务,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如此既能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流程,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建构所学知识,又能引领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学习思考中,有效锻炼化学学科的思维能力,进而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时,教师围绕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加以拆解,并投放化学问题链以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新知的探索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分别有哪些?二者的用途有哪些?二者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学习,如此能够强化学生的化学辨析能力,改善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方式,进而可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需要认清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完整的教学体系予以支撑,但最为关键的是选用何种教学策略,以及如何破解各种难点性因素。不同的初中学校化学教学状况不同,且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学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考虑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教师在选用新的方法,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也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除了要考虑到教学的共性需求外,更加要考虑到一些个性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同玲.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10):67.
[2]郑元学.浅谈初中化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9(15):148.
[3]刘煜玲.浅析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9):24.
[4]戎礼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