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刍议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钟招阳

安溪梧桐中学,3624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转变,高中生物教学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当下教育的实践分析,发现在当下教学课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更加重视。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容,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使得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策略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核心素养现如今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学校也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充分地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生物课堂学习中。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还可以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即学生需要具备优秀的品质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乐趣。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其知识的难度和抽象度进一步增强,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扭转师生间的地位,将课程的主导权交由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及思考,进而找出一条适应于学生需求的有效学习路径,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进而做到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对生命力的理解,保持理性思维,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来解决生物学科问题,明确生物圈内物种的相互依存关系,让学生从生命层次出发去看待问题,生物是一门有关生命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归纳、概括、与推理等步骤出发,循序渐进对事物进行探究和论证,从而获取到严谨的结论。而社会责任需要承担起对对他人宣传生物知识和健康知识的责任,培养当下青年的优良品质。因此,生物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作为教学主要目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一)挖掘生物教材,渗透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指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以及相互关系和特征,经过人们证实之后的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的思想、观念等。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的关于生命观念的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熟悉教材,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向学生渗透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得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学习中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例如,在教学《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部分知识时,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我们人体内的环境各项技能稳定平衡运行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保持自身的内环境稳态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学生渗透稳态和平衡观念。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课堂让学生意识到当下地球中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可以向学生列举由于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损失和各种生命的减少等,由此加深学生的生命观念和意识。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生命观念的意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从而更加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和意识,活出更好的自己。

(二)丰富辅学手段,调动学生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之一,更是一种思维辨性能力。该思维能力并非每个人天性特有,需后期形成。在高中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只依靠语言、板书或简单的教具为学生讲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模式以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只能利用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来整合知识结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社会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选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辅助手段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师要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内容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在高中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因而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同类型知识比较时,可以采用传统板书的方法,选择学生代表进行填写;讲解涉及数字、形态变化的知识时,可以采用动态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微观生物结构时,则可以采用相应的图片、模型为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要利用丰富的辅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科思维,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和理解生物知识。

例如,教学“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讲解能基本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但这具有一定难度,教师也无法把控学生构建的正确与否。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动态立体图,这比教材中的图片更具有立体感。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实验室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让学生小组传递观察,帮助学生更全面、细致地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铁丝、硬纸片等材料,制作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稍显烦琐,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产生认知误差,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总结归纳知识,渗透科学思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通过推导和总结得出的,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仅仅将重点的生物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和掌握,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去思考这些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给科学和人类的发展带来哪些帮助等,学生的总结和升华知识的意识不够,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在之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在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中升华科学思维,使得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形成科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在教学《现在生物进化理论》这部分知识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告诉学生,正是由于生物进化观念的发展和形成,才使得人类的进化史更加完整,这对于推动生物学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要了解和意识到每一个生物知识和生物理论的重要作用,进而使得自己的科学思维得到发展,而不仅仅是死学知识。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对生物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生物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成就感,进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中。

总之,通过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增长学生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对促进学生的终身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生物情感体验和素养,让学生对生命更加敬畏。

参考文献:

[1]辛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82.

[2]陆宜.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J].才智,2019(34):47.

[3]陈艳.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