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论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林娟玉

惠来县锡溪学校,515222

摘要: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基于此,教师们需要注重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也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初中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各种教学方式,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他们后续更好地学习打好基础。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和数学运算能力薄弱等,往往是因为学生们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强。另外,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消极态度,缺乏学习动力也会影响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随着教学环境变革,传统的计算能力培养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以适应初中数学教育的新环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1]

一、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问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比如大多数初中数学老师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但过多的习题就像搬不走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而且,长久地进行这种规模式刷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作用。此外,大多数的初中生对运算能力的认知不够清楚,他们只知道运算能力很难掌握和提高,这让他们对提升运算能力的训练产生恐惧和抗拒。经过充分的实践,我们发现初中数学运算虽然比较复杂,也牵扯到了很多的运算规则,但只要学生能正确地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并真正掌握相关的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就能逐渐找到合理的算法,从而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再加上初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积累中本身就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哪怕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能在耐心分析和推理下,得到正确的答案。然而,初中学生缺乏对数学运算能力的理解,这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还会妨碍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打击。[2]

二、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思考

2.1改革思维,巩固基础

随着初中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初中数学老师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上,对于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等知识讲解要清晰、透彻,不然学生的记忆容易出现错误和混淆。此外,必须明确在各种情况下,如何选择相应的概念、公式和理论,并通过列表、图示等方法,将相关概念和容易混淆的法则、定理公式进行比较,以此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其计算和思考能力逐步提升,还能优化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使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运算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没有掌握操作规则或定理,导致运算失误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2]

2.2整合主体,体现趣味

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之下,初中数学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们教授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灌输教育,这样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适时地改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上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运算的机会,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算技能。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进行针对性培训,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低级的运算错误。我们都知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学生往往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种情况不但会对他们的成绩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数学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做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并指导他们认真阅读题目。[3]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老师可以专门引导他们进行计算训练,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这部分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老师还可以在班上安排一场计算竞赛,将同学分成几个组,然后为每一个组安排相同的计算题目,通过接力计算来进行竞赛,最后计算时间最少、计算误差最小的一组获得胜利,并对胜利的一组进行相应的奖赏。这样的竞赛不但提高了计算的趣味,还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方便后期科学地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案。

2.3完善引导,探究归纳

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运算技巧进行系统化归纳,进而保证可以高效地调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目标。许多数学知识、理论和技巧都可以在数学计算中被重复使用,所以,引导学生对计算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让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持续提高。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由于分式方程运算中掺杂着乘方、分式、加减乘除等不同的运算,所以从总体上讲分式方程运算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当老师要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计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的全面了解,并且对其运算技巧进行详细总结和归纳,最后才能让学生在这一类型的题目中能够灵活应用。如在进行=的计算时,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计算的第一步之前先去掉分母,在公式的两侧都乘以2 (2x-1),然后通过去括号与移项实现公式化简,进而成功地得到答案。而当学生学习完去分母技能之后,老师可适时地为他们列举出这一类型的运算题,让他们进行巩固练习,从而逐渐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确保他们在计算时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路都在持续发展,在这个时期,老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的运算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促使他们拥有更深刻的数学学习经验。当老师给出一个问题之后,可以让同学们首先在草稿纸上进行一次运算,但是,即便是在草稿纸上进行运算,也不能随意进行,在完成运算之后,学生要对草稿纸上的运算过程进行及时核对,才可判断正误。因为数学计算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计算失误,也会造成计算结果的误差,而将演算过程清楚地记录在草稿纸上,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学生重复计算以及检验结果的时间,从而持续地提升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4]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基本技能来提升运算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数学计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淑琴,吴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5):54-55.

[2]李小朋.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27-28.

[3]黄旭明.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0):52-54.

[4]李晓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77.